吩咐道:“先叫魏文长、吴子远,再叫袁公逢,后叫剩下三人!”
“以其同时到大帐为准,不得惊扰各营,秘密行事!”
杨仪拱手道:“属下知晓了,这就去做。”
转身走了两步,快到帐门处、杨仪转头看向诸葛亮,又瞄了一眼赵统。
诸葛亮并未回应,而是扬了扬手指。杨仪会意,直接转头而去。
“伯成坐吧。”诸葛亮看了眼赵统:“深夜急速而来,就在帐中歇息一二。”
赵统此前随其父赵云见过多次诸葛亮,但没有一次、是如此近距离只有两个人的接触。
但诸葛亮的言语威严而亲和、又有种不容拒绝的感觉。赵统也只得拱手应下,坐在了席中。
“伯成,你父身体怎么样了?今日你来大营,可与别人论起过此事?”
“并未与旁人说过。”赵统连忙摇了摇头:“家父说过、只能与丞相一人提及此事。方才见杨参军,我都没说。”
“家父的身体,说起来倒也不是病情,看起来更像年龄大了所至。”
诸葛亮微微挑眉。
赵统注意到了诸葛亮神情,但还是眼中闪着泪光、继续说道:“自年底从祁山回来后,腰背、肩膀多处疼痛难忍。据家父说,乃是早年间作战太多、积累下的伤病太多了。”
诸葛亮一声长叹,眉眼间流露出许多不忍之色。
“昔日随先帝从河北至此的老将,就只存赵将军一人了。”诸葛亮看向赵统:“伯成,你今年不到二十岁,乃是先帝占领荆州后、赵将军娶妻后诞下的。”
“按理说,你也算是河北人。却生在荆州、并未去过一次河北。”
“是,是。”赵统怔怔的看向诸葛亮,一时间并不知该说些什么。
诸葛亮继续说道:“伯成,你知晓你父此前还有一个儿子吗?”
赵统惊讶道:“家父还有儿子?在下对此并不知情!”
“不知情也是对的。毕竟没有人和你说过,今日本相在此等着众人,就和你多聊几句。”诸葛亮轻轻点头,看向赵统。
“伯成,本相乃是建安十二年、投奔先帝麾下的。彼时先帝已经在新野屯戍了数年。新野,你知道在哪吧?”
“知道。”赵统点头:“荆州一县,在襄阳之北、隔汉水对望。家父和我说过。”
“正是新野。”诸葛亮缓缓说道:“先帝在建安六年屯驻新野,一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征之后才离开新野。在新野小城屯戍了七年,你父的第一个儿子,就是这时出生的。”
赵统不知所措,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