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逐渐将大魏的一众高官都笼络到了自己的身边。
司马懿与河内司马氏的人脉网络,与大魏的高官重臣,几乎是重合的。
在高平陵之变以前,司马懿的正面形象使得众人听信于他。
在政变发生之后、司马懿专权之举已显之时,仍然有着那么多的大臣拥护司马懿。
并非强权两个字就能解释的。
其中包含了多少对大魏的不满呢?
原历史中,遗诏之时、最为关键的刘放孙资二人,他们的儿子都因浮华案、一直未能出仕。司马师、司马昭也未能出仕。
甚至连何晏都是一般。
他们对皇帝、对大魏怨不怨呢?人非草木,自然是怨的!
当下的曹睿知道这一切,却也实在没有其他方法应对。政治的基本要求就是笼络人心,当下的确是到了该开释的时候了。
曹睿看向卫臻:“所以还是要朕妥协了?”
卫臻躬身一拜:“臣是想帮陛下笼络人心,绝非为臣子一人也!”
“陛下明鉴!”
曹睿点头:“朕知道卫师傅心意。”
“不必多说,此事朕应了。但这些人开释之后,虽说不限于原籍居住,但也暂时不得做官!”
“这件事就不要说出去了。吏部是由卫师傅管的,卫师傅给朕卡住了,听明白了吗?”
卫臻思略了几瞬,拱手应下。
曹睿又补了一句:“关于卫烈,卫师傅想让他去大司马处、还是大将军处为府属?朕好让他们征辟。”
“臣替卫烈谢过陛下恩典。”卫臻道:“陈仓或者寿春均可,全凭陛下处置。”
曹睿点头:“卫烈去过寿春找朕报信,陈留离寿春又更近一些。让他去大司马处吧!”
“卫师傅且去,稍后朕会将卿和司空一并叫来。到时朕听你们二人之言,再做决断。”
“臣明白了。”卫臻告辞。
卫臻知晓,皇帝方才的意思,就是让他暂时不要透露此事。等他与司马懿一同请求之时,再一并应下。
而曹睿支走了卫臻后,站起背着双手,向着西阁踱步而去。
那里还有一个董昭呢!
董昭此人最是有趣。
从面目上看来、此人已经非常年长了。但曹睿每次与他对话之时,无论从睿智的眼神、还是中气十足的嗓音,都与外表上的年龄极不相符。
曹睿走入了西阁,董昭连忙起身拜见。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曹睿直接步入了正题。
曹睿笑道:“朕许久不在洛阳,这西阁中少了一个大将军,朕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