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皇帝此语,卢毓几乎都愣在了原地,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徐庶显然淡定的多,从容的拱手行礼应下。
不怪卢毓惊讶。
虽然卢毓此前做过两千石太守,但太守和太守可不同。只有魏郡、陈留、颍川、南阳、河内这种大郡才与刺史相仿。
按照卢毓的年龄资历,做到刺史一级还要很久。可现在被皇帝命为侍中,却如同走了捷径一般。
太和年间的侍中,和汉时、大魏黄初年间的侍中,完完全全是两回事!
就拿此次西征来说,除了丁忧居家的王肃之外,杨阜、陈矫都当了一州刺史。杨阜后来还被皇帝召回洛阳,做了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更别说还有此前的刘晔与黄权二人。
朝野上下早就议论过,日后非侍中做不得一州刺史。卢毓虽然清正,但如何又不想做得高官呢?
士人也要追求功业!
徐庶是做过御史中丞的,明白官位、职务不过依君王好恶而定。从九卿转侍中,倒也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
曹睿与徐庶聊了两句后,笑着看向卢毓:“怎么,卢卿不愿应吗?”
卢毓这才恍然答道:“臣愿为侍中随侍陛下左右。臣近些时日修律有些疲乏、精神不振,突闻重任有些愣神,请陛下治罪。”
曹睿道:“累就歇几日、勿要这般劳累。朕看你眼周都黑了一圈。”
“修律非一朝一夕之事。卢卿做了侍中,修律的事也同时帮朕盯着。”
“还有徐卿。”曹睿看向徐庶:“屯田诸事卿也给朕盯好了,制度稍见起色,万万不能荒废!”
徐庶应道:“陛下放心,天下屯田之事、皆在臣心中装着。”
司马懿在一旁笑着说道:“陛下慧眼识珠、又从朝中选了两名好侍中。徐侍中精习庶务、卢侍中清理明断,皆是大魏英杰之才。”
曹睿点头:“没错,徐卿和卢卿的才能,朕早就知晓了。侍中应有四人,如今只有三人、还差一人。”
“不如诸卿猜上一猜?若谁猜到了,朕也有彩头赏赐下来。”
看着皇帝带笑的神情、显然今日心情畅快。在场众人也陪着皇帝一同猜了起来。
辛毗猜到赵俨、司马懿猜到裴潜、董昭猜到王凌、徐庶猜到崔林。
卫臻直言表示不猜,而卢毓猜的则是王昶。
曹睿笑着拍了拍手:“听了诸卿之言,朕实在欢喜。非因游戏之乐,而是有感于大魏人才济济、朕有这么多才智之士可以选择。”
曹睿指向司马懿:“还是司空最知朕心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