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问我?
钟毓的教养还是有的:“曹公说笑了,家父近两年腿脚不利,但字体却愈发古朴质拙。”
“若曹公想来,随时恭迎。”
曹恪捋须,又出言问道:“听闻钟侍郎书法亦有大造诣,不知……”
钟毓并不欲再与曹恪聊下去。
内臣外臣之间本就有别,若是旁人看到,说不得会以为自己透露了什么宫内之情。
钟毓也只好打断了曹恪的话:“曹公且慢,陛下说不得从宫内过来了,我去院门处看一看。”
“曹公稍待。”
说罢,钟毓三步并作两步走向院门,做出翘首以盼之态。曹恪也不恼,依旧面色平和的站在原地。
没过多时,曹睿便在虎卫的簇拥下回到书房院内。
甫一见面,曹恪隔着三丈远、就开始下拜行礼。
曹睿无奈,毕竟是九卿之一、自己只得上前将曹恪搀扶起来:“朕上次不是说过了吗?宗正见朕无须如此大礼。”
曹恪起身,笑呵呵的说道:“臣见陛下情难自禁,一时忘记,还望陛下恕罪。”
曹睿轻轻摆手:“随朕进来,自己找位子坐吧。”
“方才满宠派人去寻你之时,与你说朕为何找你了吗?”
曹恪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选了个左边第二个椅子,打量着尺寸,只坐了椅子前面一小半。
坐定后,曹恪拱手答道:“禀陛下,方才满将军派来寻臣之人,只说陛下要问召宗亲入太学,并未说其余之事。”
曹睿点头:“朕就是这么想的,因而叫宗正过来询问一番。”
即使面对这么一个辈分奇高、比曹操还高上一辈之人,曹睿言谈举止中、也只是将他当做一名寻常官员般交代事务,并无半点念及族中辈分。
皇帝为天下君父、为曹氏族长,当然是比所有臣子都大的。寻常的世俗礼法,还轮不到一个皇帝的头上。
曹恪点头:“臣知晓圣意了。”
“如今大魏近支宗室中,年龄适合读书之人并不多。远支宗室多在谯县族中,倒是有不少人选,只是论起才智、并无夏侯太初这种惊艳之才。”
“况且来回路久,近的在兖州、远的在青州、冀州,说不得要到十一月才能集齐。臣恐耽误了陛下的事。”曹睿轻声道:“朕知道夏侯玄才能,也只并非人人都是他一般。”
“宗正只说能与不能?”
曹恪道:“陛下有诏,定然能成。不过臣建议陛下不如借此时机,将近支宗室诸王悉数诏到洛阳觐见。”
“以此增进宗室亲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