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曹恪奉皇帝之命,传讯诸王入朝觐见。
信使十月上旬从洛阳出发赶赴各地。直到十一月初,耗时一个月整,大魏诸王才慢吞吞的聚齐在了洛阳。
曹恪信中说得不急,让诸王一月之期到洛阳即可,其余并未透漏。可这些武帝曹操的亲儿子们,出发前却都做了好大的心理建设。
毕竟,他们的监国谒者和国相也一同前往。
依照先帝曹丕时的制度,宗室分封需设官员监督。封王者配监国谒者,封侯者配防辅吏。
若得了监国谒者检举,轻则受到训斥、重则削减封邑、降低爵位。这谁受得了?
虽有曹植得到官职之事珠玉在前,可曹植毕竟是先帝的亲弟弟、当今皇帝的亲叔叔。
太皇太后还在北宫里坐着呢。
我们?我们只是些庶出子罢了。
武帝尚存的八个儿子,其中七个儿子都被先帝曹丕封在了兖州。
雍丘王曹植、襄邑王曹峻封在陈留,白马王曹彪、濮阳王曹衮、鄄城王曹林封在东郡,寿张王曹徽封在东平,单父王曹宇封在济阴。
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兖州是距离洛阳最近的州,需要严加防范。
惟独巨鹿王曹干封在了河北,远离洛阳。
这或许是由于曹干之养母王昭仪颇受曹操宠爱,在嫡庶之争时进言有功。因而在曹丕眼中,曹干与其他兄弟待遇并不相同。
十一月十日,这是宗正曹恪与他们约定的抵达期限。
七位县王在此前两日陆续到了洛阳,今日曹干一到,宗正曹恪便与雍丘王曹植同行,前往他们在洛阳的住处碰面。
久别重逢,自是一番唏嘘。这些许久未见,欣喜又陌生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们,短暂的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后,随即步入了正题。
现年三十四岁的白马王曹彪站了出来。
曹彪的封地,就是昔日官渡战时,与延津并列的白马县。关羽关云长大展武威,策马刺颜良于万军之中,斩首而还,正是此处。
曹彪与曹植交情最好,又是七王中年龄最长的,开口向曹恪问道:“请问宗正,不知陛下此番召我等来朝,我们何时能得见天颜、朝觐陛下呢?”
曹恪笑着回应道:“陛下此番召诸王回朝,一来是想念诸位,朝觐接见以示宗族之亲。二来是要考察诸位的才能,年轻者可入太学,年长者可以择情授官任用。”
授官?
曹恪提到皇帝想念的时候,众人只当作他说些不着边际的空话。
可当曹恪说到第二点,说要给诸王授官的时候,这些被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