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运兵共需三日。我第一日来,段校尉第三日来。”
“这个我知晓。”曹爽道:“第四日大军就进兵了,如此安排倒不至于误了时辰。”
说着说着,曹爽的表情也渐渐变严肃了起来:“到时单于看我调度即可,若无命令,不许私下追击、贪图缴获以及超过我部向北。”
轲比能道:“曹校尉放心,满将军已经嘱咐过我了,定然不会误了大事。”
……
北、南两侧都在忙于六月七日的总攻准备,或是修整道路备下物资、或是抓紧运兵绕过辽口。
而中军大营里的曹睿本人则清闲多了,又跑到河岸边的发石车阵地中去走访。
曹睿捧起一块十斤重的石弹,看着上面缀着的麻网,以及网上挂着的多个如同哨子一般的木器,向身侧的将作大匠马钧问道:
“这个石弹已经试验过了?可有什么问题?”
马钧兴致勃勃的介绍了起来:“都按陛下的旨意试验过了。以往的石弹都是三十斤到五十斤不等,能射至少百丈。如今降到十斤左右,能射至少两百五十丈,从河岸这边,足以抛射到辽水东岸的围堑后面了。”
“在何处试验的?”曹睿又问。
马钧笑道:“臣在大军后面五里处试验的。陛下放心,敌军绝对看不到发石车试验此款石弹的场景。”
“到时发石车一齐抛射,石弹飞射之时还带有凄厉的尖啸声,敌军必然丧胆。陛下如此巧思,臣自叹弗如。”
曹睿嘴角微微扬起:“朕是个理论派,要真将东西造出来还是要马卿来做。”
马钧道:“石弹从三十斤减到了十斤,不仅射程增加了一倍有余,而且抛射的速度也愈加快了。还不必担心发石车木臂损坏。”
曹睿笑着解释道:“这就是个能量守恒的问题。就如人手臂抛石一般,同样的力气扔出去,大石慢且近、小石快且远。”
“此番作战并不需要石弹砸城,只是用来恐吓敌军就够了。三处发石车阵地都设好了?”
马钧拱手道:“大营外一处,北五里、南六里两处都已设好。每处发石车各六十座,应能满足大军所用。”
曹睿点头:“不错,石弹预备充足些。浮桥与发石车都是马卿准备的,朕在此和你说,此事做好了也是战功!”
马钧拜道:“臣不求战功,只求能报效陛下知遇之恩!”
曹睿笑道:“那好,朕就看你明日的表现了。”
……
六月六日临近中午,北路率领八千轻骑的度辽将军刘晔,也率军到达了玄菟郡高句丽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