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回应道:“四岁小儿无有寸功,岂能受陛下之赏?恐怕折福。还望陛下体谅一二。”
刘禅缓缓起身:“朕知道了。相父且回吧,朕来送一送相父。”
“遵旨。”诸葛亮应道。
成都城就这么大。李严被贬斥为庶人之事,在他接了诏书脚步踉跄的走回自己家中的路上,就小范围的传播开来了。
李严出宫的时候如同失了魂一般,但诸葛亮出宫的时候,却也有些忧心之感。
刘禅方才问了诸葛亮两个关键的问题。
其一,李严何时可以起复。其二,关于朝会上说服一众臣子的安排。
而对于这两条问题,诸葛亮一不确定李严起复时期,二则借助李严被贬强压说服反对北伐之人。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显然刘禅的心中也是对北伐之事有所担忧的,只不过选择了暂且忍耐、并且充分相信诸葛亮之为。
来自成都众同僚的质疑不算什么,诸葛亮自可以势压服、以理说服。可当刘禅这种忍耐之后的信任表现出来后,万千担子都压在了诸葛亮一人身上,这北伐胜算究竟又能有几何?
天知道。
无非是尽人事而知天命!有何惧哉!
李严被贬为庶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成都城。三日后即将举办大朝会的消息,也一并传播开来。
杜琼、何宗、来敏、裴俊四人,悉数来到杜琼府上,议论着朝会上该如何分说。
杜琼、何宗二人都是蜀中耆老,杜琼现为谏议大夫、何宗现为大鸿胪,二人均精通谶纬术数,此前刘备称帝之时均以谶纬之言劝进。
来敏是刘璋旧臣,算是刘璋的叔辈。
而裴俊就更有意思了,此人乃是当今魏国侍中裴潜的亲弟弟、御史裴徽的亲兄长,在裴家五兄弟中行二。裴俊在十余岁的时候,曾送其姐夫去蜀中上任,乱世一开便再也没有返回家乡,从此在蜀地定居。
总之,按照后世某些划分的方法,这四人都是标准的益州旧臣,分外保守的那种。
四人坐在杜琼家中堂内,左右周遭并无旁人。
来敏显然最为急迫,开口问道:“伯瑜兄不是说依照天文来看,这几年北伐均大凶非吉吗?李正方刚回成都就被贬为庶人,诸葛丞相此番回成都全无善了之意。”
“我等又该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杜琼叹了口气:“知天易,逆天难。敬达,老实说,我有些后悔与你们说这些天文星象了。”
“观察天文不分昼夜、历经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