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濡须坞旁筑城?”
曹睿轻声重复了一句刘晔的话,转头看向了他问道:“用筑城来牵制吴兵?此事如何能行?”
“定然可行!”刘晔应声答道:“臣请问陛下几个问题。”
曹睿点头:“说来!”
刘晔此刻的神色颇为自信,从容看了一遍在场的司马懿、王观、裴潜三人,而后朗声说道:“臣请先问陛下,王师多年来不得出濡须水至大江,是否都是濡须坞之故?”
曹睿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以示知晓。
刘晔又问:“濡须坞历来难攻,却又为何?”
曹睿还在思索着整理语言的时候,刘晔就已经开口说道:“濡须屡攻不克,症结有三!”
“一为以逸待劳,吴兵背靠大江坐守坚城,以地理之利而与王师争胜。二为舟船之利,吴军舟船可由长江入濡须水。三为劳师远征,从合肥攻濡须坞有三百里之远,若从寿春进攻,则有五百余里。”
曹睿轻抚下颌,蹙眉听着刘晔所言。司马懿悄然观察着刘晔的神情,王观低头不语看向地面,而裴潜微微抬眉,似也变得兴奋了起来。
刘晔见几人都没回应,轻咽了一下口水,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今孙权中军和水军大部皆在襄樊,若大魏能在襄樊与吴兵相持,扬州一侧能攻下濡须、或者能在吴军的濡须坞旁筑城据守相持,则濡须克复不过朝夕之事了!”
曹睿抬眼瞧了瞧刘晔,又看了看另外三人,点头说道:“这件事能做或者不能做,朕还要再思虑一二。刘卿,你与王枢密还有司空,好生议一议此事。明日晚上到达许昌之时,须要给朕一个完备的方案来!”
“还有,速让汝南新息的右将军朱盖部,从从安阳、义阳、比阳一路向新野增援。朕估计不过六百里路,从接令之时来算,朕给他十日,必须全军赶至新野,否则军法从事!”
“遵旨。”刘晔沉声应道。
“臣等遵旨。”司马懿、王观二人也同时应下。
司马懿和刘晔、王观二人告退之后,堂内只留下了侍中裴潜一人。
“裴卿,离朕坐的近些。”曹睿朝着裴潜招手示意:“方才刘子扬说的这种事情,史书中可有先例?朕只能想起武帝攻潼关时,在渭水对岸连夜筑起沙城的例子,这与他说的还不是一回事。”
裴潜闻言沉思片刻,试探着说道:“若按着刘枢密的说法,臣倒是能给陛下找个事例出来。”
“还真有?”曹睿抬眉。
裴潜点头:“刘枢密方才说的计策,其实就是‘筑垒敌前’。越国攻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