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裴潜束手站在桌案的斜前方,离皇帝的距离约不到一丈。略微行礼过后,开口道:
“陛下,臣此次为陛下所筹画的、整理枢密院的策略,思路还是从陛下为尚书台划分六部得来的。臣也想过用别的方法,可当臣一一比对过后,总觉得没有陛下的策略高明。”
听闻裴潜这几句不能再明显的吹捧,曹睿不禁失笑道:“朕不就分个六部吗,怎么被裴卿吹到天上去了?那朕倒要听听,朕是怎么个高明法。”
裴潜却面不改色,拱手说道:“臣从陛下分划六部之中学到的,就是‘权责对等’四字。”
“以官制为例,尚书令常以六百石之位,总领各六百石尚书,负责天下政事。各州刺史也同为六百石,却管辖各两千石的太守国相。所谓以卑临尊,为臣者却往往不尽其意,以致上下乱象频生。而陛下将各尚书与九卿同等而视,使朝廷臣子井然有序。”
曹睿笑道:“尚书台执政之处,尚书们又是最忙的一群人,该得个两千石之位。朕做这件事的本意,就是让上下法度贯通一致,职位与级别同等。”
裴潜应道:“陛下所言甚是。”
“除了官职级别外,尚书台各曹划分为民、工、兵、吏、礼、刑六部,囊括天下政事,无所重复无所遗漏,臣以为枢密院也可效仿此法。按照此例,臣将枢密院中的各个参军、以及西、东、户、奏、法、仓等各曹,同样整理划分为六种。不过要叫做‘曹’或者‘部’,这个就要请陛下示下了。”
曹睿道:“汉时称‘曹’,这是旧时积习,素来难改。如今枢密院要改制,‘曹’之一字又是大魏国姓,换一换也是正理。就用‘房’这一字吧。”
“房……此字臣虽未听闻过,想来却是极佳。”裴潜当然不会搅了皇帝的兴致:“尚书‘台’对六‘部’,枢密‘院’对六‘房’,甚为工整。”
“那臣就请以六房来论。”
曹睿微微颔首,并不多说。
裴潜继续说道:“臣所拟定的六房之中,包括关西房、荆州房、扬州房、河北房、兵籍房、军机房六房。凡此前枢密院各曹、各参军一律罢黜,分属六房之内统辖管理,以为定制。”
“六房……”曹睿眉头微皱:“大魏边境未靖,裴卿设立的关西房、荆州房、扬州房、河北房,这四房朕从名字来听,就是专任四方军务的对吧?”
“陛下圣明。”
裴潜拱手应道:“按照现今枢密院的制度来说,每一处的军情由一名参军统辖管制,而参军制度,又都是按照此前大将军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