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乌龙还是不要犯的。
不然宣传做足了,人都来了,结果一些小细节出了纰漏,就有可能让别人觉得不爽。
……
1月27日晚,周日。
方子业结束了最后一台教学手术后,便下台捧着手道:“各位老师,因为时间有限,这一台功能重建术的讲解和示范,就到这里告一段落了。”
“肯定有讲得不好的地方,也会余留很多困惑,各位老师都在群里面,我也在群里!”
“以后如果有了什么疑惑的话,随时探讨。”
方子业抬手,看了看洛听竹上周刚给他买的一块手表,道:“现在时间也不早了,都已经五点四十九分,各位老师有可能还要回程!”
“如果因为手术直播耽误了各位老师的行程,请万分海涵。”
手术室的人并不多,手术室的空间很大,站二三十个人不会觉得拥挤。
“卧槽,方教授你不说我还没反应过来,我买了三十五分的火车,这只能改签了啊。”一个青年在人群中惊呼道。
比较靠前的两个人,是这一次来培训的教授级“选手”,都是四十六七岁的中年。
其中一人道:“方教授,其实这两天的学习,感觉意犹未尽,只可惜时间太过有限,而且操作机会太少。”
“恨不得请方教授您过来我们医院,捆着讲解半个月。”
“那各位老师,我们下次有机会再会。”
“如果可以方便不走的话,等会儿我们一起聚餐,如果要急着赶回去的老师,外面有专车可以送去机场和高铁站。”
“食堂里也还有饭,大家千万别饿着肚子!”
“年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再聚一聚,到时候再相互学习一下。”方子业道。
与这些人的教学,一次可能效果并不如意!
与上一次参会的都是全国的顶级大咖不同,这些人的基本功,肯定没有那么顶尖,所以即便方子业给了方向和理论,他们也很难快速地重复和开展。
需要一到两次地重复讲解,深入剖析,才有机会让他们进入到功能重建术的门槛里来。
方子业也并不着急!
因为人一旦做了事情,进入到了自己的节奏,反而觉得万事不必着急,慢慢往前推就是了。
大家都不是闲人,真正可以不赶回去上班,就只有一个人。
不过他也另有安排。
方子业在疗养院门口亲自送完了所有人后,这才微微地舒了一口气。
杜东临教授放下了挥舞的双手道:“方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