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民教授聊了一会儿。”
“辛苦方教授你了。”周彦如此回道。
“周教授,我这边假期有点事,回来后,微型循环仪的试点任务又添上来了,因此一直都没来得及对前面的课题进行细化。”方子业赶紧回道。“方教授也不必与我太客气,这件事是我拉方教授你下的水。”
“现在有了事情,我周彦也不会做一个逃避责任的人!”
周彦回得是非常大气,对方正在输入…一阵,很快又回复:“得罪人的事情,我周彦反正也做得不少了。”
“如果这个课题,方教授你不愿意明面牵头的话,就换我来,反正我现在的身份,不管干嘛别人也都可以理解了。”
“但张教授还是让我与您商量一下,毕竟这件事也不是小事儿。”
课题这种事,谁牵头,谁的受益就相对越大。
就好比之前的毁损伤与功能重建术,刘煌龙就是主要的获利者,方子业之所以获奖更多,那是微型循环仪的改良“功劳”!
“周教授愿意牵头,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不过周教授,以前的这些推测,都是我个人的推测,很可能是没有阳性结果的。”
“再则,就算是初期有阳性的结果,我们也不能太简单和暴力地对中医学进行解构。”方子业道。
周彦回道:“方教授觉得我是一个喜欢搞针对的人么?”
“我个人对于传统医学也是非常敬重的,我也为传统医学发生过好几次,反而,在面对现代医学中的一些违规课题处理,我会更加雷厉风行一些。”
“但正是我与中医界的一些老师有些交情,所以我觉得我牵头来做这件事,才最为合适。”
“并不会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我是在故意针对。”
“中医分经方、时方、验方、偏方、秘方,其中,除了经方和时方之外,即便是验方,都尚待时间堆砌进一步验证。”
“更何况是偏方和秘方了。”
“如今,中医界的一些老师,对于验方的加减是非常在意的,部分偏方经临床验证后可升格为“验方”,但多数仍属非主流疗法。”
“起先,张教授还不愿意告诉我方教授您的发型,其实是颇有顾虑……”
方子业知道中医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经方如“武林正宗”,以简、效、专为特色;
时方如“改良流派”,灵活适应时代需求;
验方如“标准化武器”,疗效稳定但创新有限;
偏方如“民间土法”,便捷却风险并存;
秘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