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这么大气而已。
也就罗泰运邓凌峰心头惆怅,得连去三家道喜啊,份子钱都收不回来,谁让自己不争气呢……
几天后,估计是这届上榜考生各家高兴之余都庆祝过了,然后县里才安排谢师宴邀请全部上榜考生去参加。
所谓的谢师宴,说白了就是圈子结构,上榜者皆为同年,仅这个关系其实就是一种人脉,将来自己经营得好好处多多。
而作为一县父母官,任期内的上榜者都算是他的门生,这也是一种裙带关系,不太麻烦的事情都不介意照拂一二,将来门生发达了自然也能给予回报。
圈子阶层就是这么来的,而功名就是一个敲门砖,没这个身份连走进圈子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高景明这样的就另当别论了,投了个好胎,一出生就扎根上层权贵圈子了,顶级暂时还够不着,那些世家门阀压根就不带他玩儿,自有一个圈子。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谢师宴陈宣自然也去参加了的,但整个过程下来几乎都是背景板。
不是他十岁的童生不够耀眼,也不是人家排斥他,而是他的身份在其中颇为尴尬,虽是同年上榜,但他作为高家下人,中间就无形隔了一道屏障。
反正陈宣无所谓,这么多年都是高景明的跟班,早就习惯了,爱咋咋地,又影响不到他舒舒服服的生活。
谢师宴后,高景明自然不会忘了他的恩师,高夫人作为妇道人家,平时不好抛头露面,却依旧破例亲自带高景明携重礼前去拜访表示感谢。
三叩恩师栽培,玉山先生自然欣慰无比,徒儿没辜负他的期望。
这次拜访,不止是感谢玉山先生的栽培,还关系到高景明的未来,童生只是科举的开始,后面还有秀才,举人,进士,难度一次比一次直线上升。
后面的学习,自然不适合继续在玉山学堂这个蒙学阶段进行。
有玉山先生这个师父在,高景明接下来其实不用外出求学的,跟着师父学就可以了。
但经过一番商议后,高夫人和玉山先生都达成一致,接下来让高景明去更好的学府,不是玉山先生没资格教,而是学习需要氛围,况且玉山先生虽是大才,但他自问不是全才,某些方面依旧是不如人的,需要高景明去向他人学习他的不足之处。
至于去哪里暂时还没做决定,等来年再说,接下来的一年,玉山先生会把他的一身所学,包括武功和学问都尽量传授给高景明。
武功还好,学问却不是轻易就能教完的,一年时间似乎显得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