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也是普普通通的或是在传令,或是在集结出动。
军中文士也是普普通通的在整理文书,在将一条条军令落在纸上,汇总起来。
所有人都没有做出十分出格的事情,所有人都只是在各司其职,并没有处处是英雄,个个是好汉的景象。
但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景象,却让辛弃疾畏惧甚至战栗起来。
他就敢这么说,如果天平军所谓的十万大军都能如忠义军这般普普通通,各司其职,那么耿京现在就敢回济南府,与金贼正面厮杀一场。
辛弃疾有心想向魏胜请教治军之法,却又担心露怯;又想去向刘淮找几名忠义军军官来协助天平军整军,却又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且不说耿京会不会同意,如果让忠义军的人来整顿天平军,那么天平军到最后会不会直接成为忠义军的一部分,那就难说了。
怀着如此复杂的心情,辛弃疾几人跟随魏胜去慰问伤兵;随后又去仓城视察,陆游陆大判直接率军在仓城中驻扎,开始清点仓储,维持秩序。
到了傍晚时,一行人才终于来到临沂城下的营寨之中。几人寒暄片刻后,辛弃疾见魏胜似乎要有军务与刘淮交待,也就识趣退下了。
两人独处时,魏胜才肃容以对:“淮哥儿,不要费力多造攻城器械了,这些已经足够了。”
刘淮皱眉:“既然父帅想要以快打快,那么明日出战吗?”
魏胜微笑摇头:“不是明天,就是今夜。甚至马上,所以老夫要让你迅速整饬出一支可以出击的兵马,前、中、右三军人马,任你挑选。”
刘淮眯起了眼睛:“莫非有内应?”
魏胜轻轻吐出了一个名字。
刘淮听罢,哪怕以他的心大程度也是呆愣片刻,才苦笑出言:“谁能想到是他呢?”
说着,两人似乎心有所感,几乎同时望向临沂城头。
临沂城头,仆散达摩赤裸上身瘫坐在椅子上,望着城下营寨,眼中似有火光。
与后世文人脑补的城池攻防不同,当攻城方在城下建立攻城营地时,这场大战往往不是开始,而是结束。
因为这就意味着,攻城方可以确定,守城方已经没有生力军可以出城作战了。
所谓无必救之军者,则无必救之城,就是这个道理。
而到了守城的军队无法在城外迎击敌人,无法固收城郊险要据点时,就会使攻城方士气嚣张,而守城方士气低落,一旦敌人进攻,守军就会很容易崩溃。
临沂城已经山穷水尽了。
仆散达摩拍了拍为自己包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