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十几年,就能稳定向北方输送百万石粮食,最高的一年输送了三百八十多万石,堪称黄金航路了。
后来因为元末大乱,江南的义军为了断掉大都的粮草,自然就将这条航路废弃了。
而如今,新航路的发现自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此时消息还没有传开,山东沿海消息比较灵通的商贾已经来到了节度府。
这倒不是说这些商贾十分为国为民,准备要为刘淮解决缺粮的问题,而是因为这条航路开通之后,山东与宋金两国的大规模走私贸易就成了可能。
是的,走私贸易。
山东东路的吏治清明,但是金国与宋国就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了。
金国已经即将开始全国大吃鸡模式自不必多说。
宋国的苛捐杂税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不仅仅是转运司设卡,地方上更是设卡收税。州一级的也就罢了,他妈县一级的也有设卡的。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从山东通过两淮,到不了长江就会被税吏将裤衩都收走。
当然,宋国对于官员或者预备官员还是有优待的,比如举人进京赶考的时候就是免税的,也因此,每到科考的时候,举人老爷们往往都要拉着一堆土特产进京摆摊售卖。
也算是个奇景了。
魏胜与刘淮二人的名头打出来,两淮自然没有人敢拦,但商业哪里能只是官营而没有民营呢?也不是每个商贾都能与节度府拉上关系啊!
面对商贾们请求,刘淮自然也没有拦着的道理,让几个商会首领到来庆功宴上,陪坐在了末位。
在陪着众人喝了几轮之后,何子真就已经喝高了,不顾自家父亲杀人的眼神,开始跟刘淮称兄道弟。
要说两人的年纪也差不了多少,称呼一两句兄弟倒也无所谓,但两人毕竟有君臣之义,大咧咧的胡说八道属实是有些僭越了。
“何三爷,莫要这副表情,何二郎乃是有大功之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后说不得咱们的声名不显,反而是何二郎要被立庙祭祀呢!”
刘淮再次举杯,却是笑着对何伯求劝道。
何伯求嗤笑以对:“他?就他这副惫懒模样,还能有大名声不成?待到我死了之后,他说不得就犯大错被诛杀了!”
即便何伯求再惊艳绝伦,也不可能知道后世海权的重要性。
刘淮刚要给一些保证,就听到何子真醉眼惺忪的摆手说道:“唉……这位大哥说的就有些过分了,我如何就是惫懒了?此番海上与风浪相搏……嗝……”
听到这里,何伯求终于忍耐不住,向刘淮告了一声罪,随后就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