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人切断粮道倒是小事,如果太子趁机在长安登基,那才是要人命的事情。
这才是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太子断腿之后,性情越发的偏激,让李世民忍不住的有了废太子的想法,所以他才会将更多的关心放在李泰的身上。
动作的明显,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机会。
但很快,局面就发生了变化,去年底的时候,李承乾重新振作了起来,就连他在宫外收拢的死士和杀手,也全部放入了太子左右卫率,彻底交由太子左右卫率管辖。
等于他完全失去了这批人的统掌之权。
之后的《考工志》,还有对吐蕃的看法,年底诸事,今年的监国,一切都做的井井有条,这让皇帝和朝臣刮目相看。
然而作为对比的李泰,在种种事情上却做的越来越不像样子了。
这让皇帝的心不由得转回到了太子的身上。
如今真正让皇帝彻底放心的,却是李承乾将目光放在了秋收百姓被盘剥细节这种事情上。
……
“越是关心百姓收获的细节,就越是知道天下治理的艰难,越是如此就越要用心。”皇帝笑笑,轻松的说道:“去年年底的时候,他建议诸王亲耕,怕是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地方之事,官员,世家,豪族,胥吏,百姓,一县,一州,一道,天下三百六十多州,便是陛下都处理不过来,太子,怕是得用心好几年,才能勉强理出头绪来,才能不被人阴奉阳违。”长孙无忌轻轻躬身。
“越是知道天下的真相,就越知道敬畏,如今这样的敬畏,承乾终于有了。”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李承乾有了这样的敬畏,如此,在李世民东征高丽的时候,李承乾就不会胡乱的做些什么。
这样皇帝在辽东放心,太子在长安用心。
天下大安。
长孙无忌彻底的松了一口气,从一刻起,皇帝再没有了废太子的想法。
起码这几年是没有了。
“还有一件事情。”长孙无忌抬起头,看向皇帝说道:“太子修建道观的事情也已经有了进展,楼观道的尹文操将吐蕃人送上的那座金佛彻底的熔了。”
“熔了?”李世民惊讶的抬头,随即轻轻摇头道:“这样子天下佛门怕是和他这个太子关系不会那么好了。”
“佛门而已,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又倒过去了。”长孙无忌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担心。
得罪了佛门,佛门宽容,但是得罪了道门,道门小气,说不定会记你多少年。
“臣真正在意的,是太子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