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要讓他察觉到被我们盯着。”“是!”李安俨立刻拱手。
“去吧。”李承乾摆摆手,李安俨立刻快步的转身离开。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李承乾轻轻笑笑,然后拿起放在桌案上的奏本看了起来。
其中记载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带文成公主回吐蕃王都逻些成婚之事。
其中还有一些关于吐谷浑,安西,还有西突厥,以及薛延陀诸事的记载。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东方,微微摇头。
可惜了,高句丽的事情,皇帝不肯让他参与。
……
夕阳西沉,苏淑将手里的骨汤喂完李承乾,然后说道:“父皇今日回京,没有进宫,便直接去了褒国公的府邸,参加完葬礼,之后又去看望了卫国公,鄭国公和郢国公。”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朝中这些年躺在病榻上的老臣有不少,卫国公还好,鄭國公和郢国公都是在苦熬着。”
“是!”苏淑轻叹一声,李靖还好,但魏征和宇文士及的身体都不是很好。
“找个时间,让东宫诸侍医,给东宫群臣查查身体吧。”李承乾抬头,说道:“去年欧阳公病逝之后,东宫的老臣也越发的凋零了。”
李纲和王珪这样的老臣就不说了,欧阳询在去年底,也病逝了。
不过欧阳询已经八十五岁,也算是喜丧。
欧阳询做过李承乾的太子率更令,虽然时间不长,但一样是东宫重臣。
“对了,于长史守孝期满,前两日来过东宫,只是没法来武德殿。”苏淑想起了于志宁,赶紧说了一声。
“长史如今只剩下东宫太子左庶子的职务。”李承乾略微琢磨,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父皇会让他到朝中任职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如今朝中事情繁多,父皇怕也没有心思管其他事情。”
“嗯!”苏淑点点头。
于志宁是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左庶子,如果转任朝中,起码是个三品的职务,甚至可能还要更高。
但具体任何职,得皇帝说了算。
前世的时候,因为李承乾的缘故,于志宁守孝期未满就被夺情回归,因为李承乾的关系,他一直都是太子左庶子。
但是这一世,马周入了东宫,于志宁若是再留在东宫,多少有些浪费。
若是于志宁是必然要调入朝中的。
只是于志宁会调任哪个职务不好说。
若是时间再缓一缓,到了明年,张亮这个工部尚书会被调任洛州都督,而工部尚书就会被空出来。
不过那毕竟是六部尚书,皇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