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你喝的酩酊大醉,就是你自己的不对了。
坐在马车里,高士廉忍不住的想起今日太子的一言一行,突然他轻声说道:“果然是父子啊,一举一动那么的像。”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的马车拐向北行,朝朱雀门的方向而去。马车拐弯的一瞬间,高士廉和房玄龄恰好四目对视,两人都是平静的点头。
……
夕阳西下,暮鼓初响。
房玄龄提早返回了梁国公府,今日的酒的确有些后劲。
坐在中堂,房玄龄有些疲惫的问道:“大郎回来了没有?”
管家赶紧上前,拱手道:“还没有。”
“去催催,看看怎么回……”房玄龄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前就已经传来了一阵声音,房玄龄皱眉看向一侧的管家。
管家立刻躬身离开,但很快又重新返回,然后对着房玄龄拱手道:“老爷,是中书省的人,说是有急事!”
房玄龄立刻正色起来,点头道:“请他们进来。”
今日房玄龄因为饮了不少酒,所以身体有些不适,所以早走了半个时辰。
没想到,刚刚归家就有人赶了过来。
很快,一名身穿绿色官袍的年轻官员,带着四名身材健硕,手持横刀,全身金甲的卫士走了进来。
看了第一眼,房玄龄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看着年轻官员问道:“你是谁,老夫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房玄龄一句话,站在一旁的管事脸色一变,面色紧张的看着几个人。
与此同时,正堂两侧,已经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在响起。
房玄龄是宰相,是司空,他的身边自然有金吾卫和千牛卫虽然保护。
年轻绿袍官员从身上取出三块腰牌递给管家,管家看了一眼,这是禁卫,门下省和中书省腰牌。
管家赶紧将三块腰牌放在了房玄龄身侧的桌案上。
“下官禁卫长史郭通,见过房相。”郭通拱手,然后平静的说道:“下官奉太子,于相,大将军,还有中郎将之令,来请国公即刻进宫,有要事相商。”
“于相,太子,大将军,中郎将?”房玄龄敏锐的把握住了这其中的前后次序,他忍不住的问道:“于志宁什么时候成宰相了,我为什么不知道?”
“八日之前,中郎将在武德殿宣读陛下密旨,以黄门侍郎于志宁参知政事,辅佐国政,同时授临机决断之权。”郭通躬身,说道:“大将军,褚公,还有御史中丞同时领旨。”
大将军自然是李大亮。
实际上按照皇帝命令,房玄龄是辅政大臣,是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