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可行。”杨师道有些诧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他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真的弄出了东西来。
“殿下,还是有些问题。”兵部侍郎崔敦礼上前,拱手道:“殿下,若是臣猜测不错,高句丽人必然会在上游隐蔽处屯水,一旦我军搭建浮桥,彼辈必然会在关键时刻突然放水,水中夹杂木桩,到时候冲击力更甚。”
“两条铁索作为一道防线,每隔一里布置一道防线,孤就不相信,五条防线下来还不能将冲击力减缓。”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还有刚才都浮力不足之事,孤想过,可以在两侧加羊皮包,利用羊皮包浮力的同时,也可以用他们抵消冲击力。”
“水!”崔敦礼拱手,说道:“殿下,若真是放水之法,那么水流才是最大的冲击。”
“崔卿若是如此说,那么只有将龙骨全部用铁来打造了。”李承乾无奈的摊手。
“咦!”崔敦礼惊讶的看向李承乾,点头道:“若是真能用铁来打造龙骨自然可以,甚至就连勾处也和龙骨连接在一起用铁铸,然后用铁棒锁死,这样便是洪水也难以将这些浮桥彻底冲垮,即便是有一两艘不可用,后面依托龙骨铺设木板便是!”
崔敦礼下意识的一番话,四周的众人全部都安静了下来。
众人心中同时感到一阵荒谬,但他们又有一种感觉,这种方法一定可行。
“时间上来不及吧。”杨师道忍不住的看向李承乾。
东宫这两年在编修《考工志》,整个大唐最先进的工匠技术都在东宫。
这些事情太子最有发言权。
“先弄出铁模来,先看看如何有最少的铁料,铸造最可行的龙骨。”李承乾抬头,说道:“若是可行,就将龙骨包裹在木料之内,最大限度的保证浮力……先做,孤来看看,十月中旬的时候,能够打造出多少来。”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众卿,若是此法能行,那么便是火攻也可以扛住,只要龙骨在,那么便能够用最短的时间重新搭造出一座浮桥了。”
“殿下奇思妙想,臣等不及。”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微微摆手,看向杨务廉说道:“杨卿,记得中间的铁棒要设计方便开合的插销,如此,一旦遇到难以克制的冲击力时,能够保证船只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连接,这样即便是洪水冲击,也难以损害船身。”
“是!”杨务廉有些惊喜的点头。
李承乾转身看向群臣,说道:“众卿,我大唐数万大军进攻辽水,那么彼辈就算是在隐藏屯水之处,难道他们还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