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的吹捧下,逐渐的膨胀起来,最后才走上了不归路。
长孙无忌是他的亲舅舅,在李承乾从太子走到皇帝的这条路上,长孙无忌虽然更多的是在他和李泰,李治之间保持中立,但是在其他人冲击太子之位的时候,长孙无忌根本还是站在李承乾这一边。
竭力在替他稳定皇位。
所以李承乾不介意长孙无忌权力增加,因为长孙无忌的权力增加,就等于是李承乾的权力增加。
但是,他的这个权力增加,必须是有度的,有序的,一点点增加的。
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走错路,最后逼自己杀他。
所以,必要的制衡是必须的。
高季辅就是这样的制衡之一,相比于和长孙无忌,高季辅和李承乾的关系要更近一些。
尤其是他做了宰相之后,就更需要和长孙无忌保持距离。
李承乾目光重新看向于志宁。
于志宁还在继续宣读诏书:“……太子少詹事来恒,升太子詹事。
太子仆宇文仲方升太子少詹事。
秘书丞苏均,升太子家令。
太子洗马李延寿,升弘文馆学士,太子中舍人。
凉州司马赵持满,升太子舍人……”
长孙无忌有些惊讶的抬头,原本他和皇帝商量的是升赵持满为中书舍人,怎么就成了太子舍人了。
还有苏均,他是苏勖和南昌公主的长子,怎么就成了太子家令。
其他人,例如高真行和封言道,全都认真听着,但是令他们两个有些失望,因为这封诏书宣读到最后,很多人官位都有升迁,但唯独他们两个依旧是太子舍人。
当然,到了三月初一,皇帝才会册封长子李象为皇太子,但是并不耽误他现在就为太子安置属官。
殿中的其他群臣,这个时候,却是不由得眼神闪烁。
他们很多人都忘了东宫。
从刚才的诏书来看,东宫还有很多位置空缺着。
太子率更令,太子仆,还有太子洗马,太子舍人,太子通事舍人等等,一大堆位置,从从四品,正五品,一直到七品。
虽然绝大多数人现在对东宫的位置不感兴趣,但是那些位置一旦有人填补,朝中立刻就会有一大堆的位置空缺出来。
坐在御榻上,李承乾看的更加清楚。
三品四品的官员们,多数清楚,李袭志这个礼部尚书做不了多久,那么谁在他之后做礼部尚书,就看各家手段了。
也不一定就是杜正伦,卢承庆和杜凤举他们三个人,这个位置,谁先抢到是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