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浅绯色官袍,身材瘦直的刘仁轨,快步走入殿中站定,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臣,中书舍人刘仁轨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头,目光扫了站在帷帐之后的李义府一眼。
如果说李义府将来是长孙无忌的克星,那么刘仁轨就是李义府的克星。
李承乾看向刘仁轨,开口道:“刘卿,朕此番派你去军前,除了督查粮草和军械的用度,剩下的,便是要你顺带看一看,军中各位将领的为人秉性,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你明白吗?”
“臣明白,臣不会干预军中行事。”刘仁轨低头拱手,他这个行军监察,实际上就是监军的意思。
不过相比于他,皇帝更加信任李靖和诸位军中将领。
他实际上就是表面监察去的,只有监察之权,没有处置之权。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你到了军前之后,每日两封奏报送到长安来。”
“喏!”刘仁轨肃然拱手。
“还有,你此番去军前,最主要是督促军中将士多用弩弓,少和吐蕃人近战厮杀。”李承乾的神色严肃起来。
大唐在后世之所以能够纵横四海,很多人归结为战马长槊和陌刀,但实际上,到处都有的大唐弩弓,才是奠定一切的基础。
“喏!”刘仁轨再度躬身。
李承乾笑笑,说道:“不必那么严肃,若是见了卫国公,替朕问好。”
“是!”刘仁轨立刻拱手。
“最后,告诉兰州刺史杜凤举,他是兰鄯道行军总管,行事稳重些,不要冒进。”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你盯着点。”
“是!”刘仁轨心中顿时凛然,这算是皇帝唯一的密旨。
“好了,你去吧。”李承乾微微摆手。
“臣告退。”刘仁轨拱手,然后后退三步,这才转身朝着殿外而去。
看到刘仁轨走出殿中,李承乾这才轻轻的松了口气。
刘仁轨去西北,实际上,李承乾是让他熟悉军中运作的,最好是能够和李靖学上点什么。
在李承乾的眼里,现在和将来,能够在他这一朝,称得上军中帅才的,除了已经成名的李靖和李勣以外,接下来就是苏定方了。
然后苏定方之后,不是裴行俭和王方翼,是刘仁轨。
刘仁轨才真正是能独当一面的统帅。他的能力甚至还在苏定方之上。
将来,李勣和刘仁轨,李承乾要用在高句丽战场上,而裴行俭,苏定方和王方翼,要用在西北战场上。
替他稳定天下。
“陛下!”李义府从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