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人现在他所任的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儿子要的就是这个位置。”
李世民恍然了过来。
退而求其次,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那么若是你,这一个空缺出来的位置,你会用谁来替代?”李世民盯着李承乾,问道:“李义府,戴至德,李义琰,总不能是刘仁轨吧,他现在已经到了扬州?”“他们这些人,才能的确足够了,但在这个位置还不确定的情况下,儿子还不想动他们。”李承乾摇摇头,道:“而且想要让舅舅也认可,这个人便不能差了。”
“谁?”
“父皇可还记得,前太子通事舍人,洛阳县令刘应道吗?”李承乾轻轻抬头。
“故吏部尚书、幽州都督、乐平县男刘林甫的儿子,不过刘应道的夫人是闻喜县主吧。”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个人选,你舅舅怕是不会同意的。”
闻喜县主李婉顺,隐太子李建成和隐太子妃郑观音之女。
“父皇弄错了。”李承乾笑笑,说道:“儿臣要调的,是礼部郎中刘祥道,刘祥道在父皇嵩山封禅时便多有建言,于诸礼完善有大功,这个人,舅舅是不会拒绝的。”
上一次天下封禅,还是在后汉时期,前隋杨坚的时候,也不过是东巡祭祀泰山而已,并没有封禅。
诸般礼仪欠缺很重。
所以去年封禅的时候,礼部,还有太常寺,鸿胪寺,忙碌了很长一段时间。
刘祥道这里面做了很多的事情,极大的完善了整个封禅的过程。
所以,以他的这个功劳,长孙无忌怎么都不可能拒绝。
“你将来也是会用刘祥道来做吏部尚书的吧。”李世民直接越过吏部侍郎,盯上了吏部尚书。
“他还差的很远,地方履历不足,能做一两任地方刺史,再说吏部尚书的事情吧。”李世民轻轻点头,说道:“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的这句话,是历来君王执政的典范,能行于此,天下必不大乱。”
“是!”李承乾点点头。
“怪不得你不希望柳奭任吏部侍郎,他在地方所任缺失的厉害。”李世民抬头,道:“所以才会被手下的一个吏部郎中所欺。”
“是这样的。”
“所行有道,你这个太子朕还是没有选错的。”李世民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儿子所行,都是在效仿父皇。”李承乾轻轻躬身。
“哈哈哈……”李世民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片刻之后,他才收敛笑容,说道:“午膳你就在朕这里用罢,午后一起去北苑走走,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