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唐送到高句丽的铜钱,不需要太精美,不需要太足量,朕听说市面上有不少劣质的开元通宝,朕相信,这些劣品的高句丽铜钱,足够让高句丽人满意了。”李承乾眼神冷冽下来,他要通过这些劣质铜钱,来搜刮高句丽的财富。
不仅是高句丽,将来百济和新罗,他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
李承乾抬头,看向苏勖,说道:“这所有的一切,全部都要让泉上金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盖印,然后将奏本送到长安来,然后通告天下,形成范契。”
“范契?”群臣忍不住的抬头、
“是的,范契。”李承乾看着群臣点点头,说道:“鸿胪寺那边还有其他一些条文,规范了大唐诸安东都护府的权力和限制,将这些全部加入,形成范契,将来打下高句丽后,北高句丽划给大唐,而南高句丽,执行范契。”
大唐日后要在南高句丽驻兵。
相关条文参照北高句丽。
“将来拿下新罗和百济,甚至其他各国,都是如此做法,先驻兵收拢人心,最后再吞并,这样,朝中的压力能够少些,前方进行的也能够顺利一些。”李承乾看向苏勖,说道:“卿日后在前线,要多注意这些。”
“喏!”苏勖立刻拱手。
李承乾神色缓了下来,对着众人摆摆手道:“都坐下吧。”
“是!”群臣拱手,然后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李承乾抬头看向苏勖,说道:“最后一点,以卿为辽王府长史,统辖辽王府在辽东的一切诸事,尤其是当地一些有才能的人,可以先调入辽王府,用来安抚人心,这样,地方治理也能顺利一些。”
“多谢陛下!”苏勖再度站起,然后沉沉拱手。
“最好,是能够在当地,选一些年轻的士子出来。”李承乾看向苏勖,说道:“不必是辽东人,从河北,或者大唐其他地方前方调动的官员子弟,只要以辽东的名义报考,朕可以许诺,只要爱卿需要,朕这里立刻可以给一个进士的名额!”
以进士来稳定辽东的人心。
不需要多的,一个进士便能够让辽东的人心彻底稳定。
这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殿中群臣都不是迂腐之辈,立刻就明白这里面的好处。
当然,他们心中也闪过将一些家中不是太成器的孩子送往辽东待一阵的想法。
毕竟即便是他们,家里也有那么几个庶子,未来的前途也是一堆麻烦。
但如果以进士作为仕途起点,一切就会方便的多。
“臣明白。”苏勖沉沉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