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在观云殿和凝云殿附近。
以前只是一座无名的小楼,只是武媚娘住进来时候,才有了翠云楼的名字。
从这里,能清楚的看到凌烟阁的所在。
武媚娘挥退侍女,然后走到了梳妆台的铜镜前坐下。
看着镜中的自己,武媚娘心中不由得叹息一声。
先帝在的时候,她几乎就住在甘露殿,但是现在,她在皇帝面前,甚至待不到半刻钟。
收敛神色,武媚娘伸手,将一旁的棕红匣子拿了过来,从里面取出一封信件,看着信件,她有些失神。
信是武媚娘的母亲杨氏传进来的。
宫中虽然规矩森严,但也并不隔绝内外消息传递,只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而已。
信中的内容,说的是武元庆到了陕州之后的事情。
冬天了,清查各地的沟渠事,为来年的防涝做准备。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却和杨氏的人起了冲突。
本来这点事,双方退让一点就好了,可偏偏谁都不退,杨氏去信也没用。
所以,杨氏希望武媚娘能够劝一劝武元庆,收敛一些,那里毕竟是弘农。
武媚娘放下信件,抬起头,看向眼前的铜镜。
能够清楚的看到,她自己的眉头皱了起来。
清查沟渠,事情有这么简单吗?
武媚娘轻叹一声,当初她知道武元庆调任陈州刺史的时候,就有些察觉到不对劲。
武元庆这些年,因为武媚娘是宫中婕妤,所以有些曲意讨好他们。
当然,这里面有不少是弘农杨氏的原因。
然而弘农杨氏对待武元庆的态度却很不好。
以往,在长安,弘农杨氏不待见武元庆,最多给他几个白眼而已,基本上也不会怎样,而武元庆也是尽可能躲着杨氏的人。
但武元庆的心底是有恨的。
这一点武媚娘心知肚明。
在长安,武元庆什么都做不了,但是现在,武元庆调任陈州长史。
县官不如现管啊!
武元庆有怨气发泄出一些不是问题。
但陈州有刺史在啊,而且陈州上下,不知道多少人已经被弘农杨氏买通,武元庆就算是想要做些什么,一旦他和弘农杨氏作对,那他也是寸步难行的。
但是,武元庆就是这么做了。
“清查沟渠,这哪里是什么清查沟渠,这明显是奔着清查田亩去的啊!”武媚娘轻叹一声,然后将信件收了起来,看着镜中的自己发愣。
皇帝从洛阳回来,在后宫待了三日,然后第一件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