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找到最佳的时机,能够说服自己家中所有人,能够说服所有的内外亲眷,说服所有和他们有关联的士人,不然他们根本不会动。”
反唐。
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很难了。
一个不小心,消息传出去,立刻就会有朝廷大军进发征讨。
“函谷关和潼关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李承乾侧身再问。
“陛下!”李五拱手,说道:“函谷关,潼关,还有崤函古道中的关卡,全部都陇西李氏子弟在镇守,虽然有少数人被杨氏收买,但不多,关键时刻能全部拿下。”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沙盘,说道:“剩下的,就是更换陈州刺史和轮换折冲府府兵的事情了。”
褚遂良年后就能到任。
至于轮换折冲府兵,年后要开始为东征高句丽做准备,调一批人入长安轮守,然后再调往西域就足够了。
“剩下的,就是弘农县的事情了。”李承乾侧身,目光落在张阿难的身上,问道:“张监,你觉得杨氏谊究竟想做什么,明明知道朕已经怀疑他们了,可他们还是出手举告舅舅谋反,难道不知道这样一来,会引得朕和舅舅一起联手打压他们吗?”
“陛下!”张阿难向前一步,拱手道:“老奴觉得,这恐怕正是杨思谊所想要的。”
“哦?”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陛下和赵国公开始种种动作对陕州下手,针对弘农杨氏的味道不要太明显,压力之下,一旦遇到机会,杨思谊反而更加能够说服弘农杨氏的族人,这样,整个弘农杨氏的力量就能够全部调动起来。”张阿难抬头看向李承乾,皇帝神色依旧拼接屏。
张阿难立刻低头。
李承乾轻轻笑笑,低声说道:“皇帝无道,逼臣谋反,同时又有朝廷大军在高句丽,你们说,这种局面是不是很熟悉?”
“是!”张阿难和李五同时拱手。
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说道:“所以,褚遂良调任陈州之后,除了轮换折冲府兵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暂时收手。”
“喏!”李五立刻躬身领命。
“褚遂良是前任宰相,加上轮换折冲府兵,要让弘农杨氏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朕对杨氏施压的极限。”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而且说实话,只要杨氏不更进一步,除了杨恭仁一脉,朕也没有要将弘农杨氏怎么样的打算。”
张阿难面无表情的低头。
“对了,三门峡寺那边怎么样了?”李承乾看向李五。
“人手已经潜伏在那边三年了。”李五拱手,说道:“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