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头,看着上方的悬下的金龙,神色感伤。
“陛下!”唐俭的声音从丹陛之下传来。
李承乾回神,看向唐俭道:“如何了?”
“陛下!”唐俭拱手,说道:“臣与于相,还有吏部侍郎商议,洛州都督应当调广州都督杜正伦回任,至于广州都督,调兰州都督杜凤举,左千牛卫中郎将席君买调任兰州刺史。”
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三人各加散官一级,明年朝中就要东征,兰州和广州都需要保持稳定,暂时不做调动。”
“喏!”唐俭,于志宁,还有李乾祐,全部齐齐拱手。
只是低头之间,众人神色有些诧异。
要知道,这些人可全部都是皇帝的嫡系亲信啊。
皇帝登基三年了,怎么还不把人调回来?
“至于洛州都督,朕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左卫将军郑仁泰,暂时检校洛州都督。”李承乾抬头,说道:“东征在即,兵员,还有粮草的准备,都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宿松县公最为合适。”
“喏!”群臣齐齐拱手,他们有些想明白了,皇帝的目光落在了荥阳郑氏的身上。
河南大族,唯有弘农杨氏和荥阳郑氏两家。
调郑仁泰,能够用荥阳郑氏抵住弘农杨氏,同时又能调用荥阳郑氏的资源,在紧急时刻对朝中补足。
好手段。
不过郑仁泰不坐镇左卫将军……
“对了。”李承乾看向侧边的刘仁轨,问道:“琅琊郡公现在在哪儿?”
“回陛下!”刘仁轨拱手,道:“琅琊郡公现在在幽州,幽州水患不重,不日,琅琊郡公就能启程辽东。”
“琅琊郡公到达军前之后,让苏定方立刻启程回来。”李承乾微微抬头。
“喏!”刘仁轨拱手应命。
“郎君郡公离开幽州后,让兵部郎中裴行俭巡视河北道诸州兵备。”李承乾微微抬头。
“喏!”群臣认真拱手。
“好了,今日便到此吧。”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襄邑郡王病逝,朕心情不好,辍朝半日吧。”
“陛下英明仁德。”殿中群臣全部起身拱手,然后转身退出了大殿。
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的徐安,平静的说道:“裴妃善音律,让她来会朕抚琴片刻,疏解朕心。”
“喏!”
……
清淡的琴声在贞观殿东上阁内响起。
李承乾躺在御榻上,神色诧异的看着罩一身白纱,内穿齐腰红色襦裙的裴倩。
琴音淡雅,但曲调却不时的有三两处错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