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亲笔信。”
唐俭的脸色凝重起来。
荆王李元景身份特殊,他是高祖皇帝在世诸子当中最年长者。
尤其是在去年襄邑郡王李神符病逝之后,他更是所有近支皇亲当中的最年长者,身份特殊。
同样,这种特殊,在某些时候,也会滋生野心。
“至于最后确定,是在去年年底时,在高阳公主别院,末将跟着房遗爱见到了荆王和刑部侍郎杨思讷,还有高阳公主。”深吸一口气,薛万彻转身看向李承乾拱手道:“臣也是在那之后,将事情告诉陛下的。”
李承乾轻轻点头。
唐俭略微思索,问道:“高阳公主是因为辩机的事情,之前她的供词里面已经有了,而房遗爱是因为自身仕途不顺,荆王是自有野心,那么杨思讷呢,他是刑部侍郎,这件事情为什么会有他?”
杨思讷,这件事情的核心就在他的身上。
他是弘农杨氏嫡系出身,一旦他确定谋逆,那么这件事情涉及的人就多了。
“朕如何知晓。”李承乾轻轻摇头,淡漠的说道:“按道理讲,朕待弘农杨氏也算不错,杨思讷如今更是刑部侍郎,一步而上就是六部尚书,甚至宰相,而且他们又不是杨广那一脉。”
杨广这两个字一出,殿中群臣心里便不由得一沉。
皇帝虽然说杨思讷不是杨广一脉,但他们是前隋皇室。
这些年从高祖皇帝,到先帝,到当今,虽然对于弘农杨氏拉拢不少,但实际上却是打压多过拉拢的。
这一点在场众人都清楚。
至于原因就更不必说了。
若是论及天下世家当中,哪家中对前隋眷恋不舍的族人最多,那么除了弘农杨氏,不会再有其他人家。
……
李承乾侧身看向薛万彻,说道:“姑丈继续。”
“喏!”薛万彻拱手,然后看向长孙无忌和唐俭等人道:“他们似乎非常确定陛下会在高句丽战事进展顺利时,御驾亲征,同时有万分肯定泉盖苏文一定能在平穰城挡住大唐的攻势。”
在场诸相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泉盖苏文一定能抵挡住大唐的攻势,以辽东的天气,那就意味着,这一次大唐攻平穰之战,会以失败而告终。
甚至是惨败。
“他们还说,一旦大军战败,朝臣将士必然死伤无数,那个时候,便需要有人来承担罪责。”薛万彻有些紧张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在场所有人立刻就明白,那个人一定是长孙无忌这个当朝司空,尚书左仆射。
长孙无忌重重的握紧了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