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的粮食,在往年是直接送往长安的,路途艰难不说,沿路的耗损也非常严重。
如今从巴蜀沿长江运往荆州,然后从南阳转运北上,方便不说,沿途的耗损也少了许多。
终于岭南,岭南的粮食最后运往洛阳的。
现在岭南道粮食是一年两熟,这样在关键时刻,可以沿海运直接送到辽东,也可以在方便的时候,从运河送往洛阳,降低洛阳,一切就看皇帝怎么安排。
“不说这样了。”李承乾迈步走出了文思殿,抬头,天色逐渐的黑了下来。
李承乾转身道:“今日便如此吧,该回去歇息的回去歇息,不过还是那句话,这里的秘密要严守。”
从东西两侧偏殿当中,走出三十几名各部司的官员,他们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一一从他的身侧走出。
李承乾平静的看着他们每个人,这些都是他从中枢和地方挑选出的佼佼者。
里面甚至有娄师德和刘祎之在。
可惜张柬之去了辽东。
……
“吱呀”一声,文思殿被关闭,李承乾转身而走。
张大象平静的跟在左侧。
裴炎,李义府和许敬宗三人跟在右侧,稍后一些的地方。
如今虽然许敬宗已经是黄门侍郎,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在气度不如张大象。
“今年的事情大体如此了,但明年开春之后的春种,也是一大麻烦。”走出文成门,李承乾神色逐渐的又凝重下来,看向张大象道:“爱卿明年要多辛苦一些了,多盯着河北和齐鲁,朕亲自盯着河洛。”
“是!”张大象认真拱手,想了想,他开口道:“关中和巴蜀,还有陇右诸事,有司空统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荆州和河洛已经入洛阳仓,江东的粮赋直接起运辽东,春种的时候,他们应该就回去了,真正麻烦的是河北。”
军前的军粮,每年秋收会集中性的送一批,主要以齐鲁和江东的粮草为主。
至于其他方面的粮草,会存在万年仓和洛阳仓,还有定州仓,每个月分时段运送过去。
另外,还有军械,当然,军械押送也不是一般民夫能负责的。
其他地方都好说,但不管是万年仓,还是洛阳仓,甚至定州仓的粮食,都要通过河北才能运到辽东。
这就导致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粮草,会从河北送往辽东,需要抽调大量的民夫。
“尤其是明年春种的时候,河北的负担依旧已经会很重,甚至可能会耽误春种。”张大象认真的看向李承乾,拱手道:“陛下,臣看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