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三年快到头的时候,百姓就会因为没有占到这三年免赋政策而着急,这样自然就会有人迁移到菟州去了。”
长孙无忌顿时忍不住的拱手道:“陛下英明,臣钦佩万分。”
“到了菟州,安定下来,从容收拾,和当地人融为一体,然后成为府兵,正好三国灭亡,河北人往南压制,这样整个循环就能建立起来。”李承乾目光朝着东北方看了一眼,说道:“而且如果不出意外,越是往后,到菟州的河北人会越来越多。”
“这是为何?”长孙无忌下意识的问道。
“舅舅,河北的负担虽然比较重,但实际从刘黑闼武德三年谋反以来,河北已经承平三十年,人口繁多。”李承乾想了想,道:“这几年因为战事,河北压力颇重,百姓虽不至于怨声载道,但也是苦不堪言,所以明年朕免租税一年,他们就能轻松一些,可是过几年,甚至越往后,压力重来,这样反而不好接受,前往安东便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了。”
很多事情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后代想想。
很多事情堆迭在一起,人们的心思就不难想了。
“这样将来的安东诸州,基本都会以河北人作为官员主干,高句丽降臣为辅,加上府兵,镇压不法,同时调和内外矛盾,渐渐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就会彻底的融入大唐。”李承乾说完,轻轻笑了。
东岛三国,加上辽东,人口加起来有三百万,有大唐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将这些人全部融入大唐,大唐的强盛也就有了更多的底蕴和资本。
想到这里,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治理东岛虽然不太容易,但实际上也没有多难,高句丽和新罗百济,这些年一直有个最根本的隐患,没有解决。”
“请陛下示下!”长孙无忌神色认真起来。
“是奴隶。”李承乾轻轻冷笑一声,说道:“多年以来,虽然受中原影响,高句丽在逐渐的将奴隶转为平民,但是平民依旧还有分好几等,而且在战事,这个过程早就被停了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不多。”
李承乾故意停顿了下来,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微微摇头。
李承乾笑了:“河北人,当河北人广泛的存在在东岛三国的时候,我们每年只需要留下一个进士名额给东岛的河北百姓,然后同时快速的推动东岛的奴隶从奴隶转为平民,同时告诉他们,他们将来也有机会中进士,舅舅,你说他们会怎样?”
“他们会疯了的。”长孙无忌喃喃的点头,随后他回过神来,看向李承乾道:“陛下,但那是进士啊!”
“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