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因为大家都知道,扩散出去之后会让自己多一个竞争对手,工业化的国家虽然有竞争,但是都保持着一致的默契,不给其他国家工业化的机会。
就像超级大国对咱们的产业进行限制,为什么都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里面关系太大了。
工业化不简单的是建立一个工厂,然后招人那么简单。
单纯的在工厂生产,只是那么很少的一个环节,并且还不是最重要的环节。
原材料,运输,水电,人工这些没有一个不重要的,以为弄个厂子,然后招几个工人就是工业化了?
那就太天真的,至于说原材料,涉及到的大化工,大冶炼,一个大化工企业从建设到产出,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钱?
还有背后的原材料呢,运输呢,生产技术呢?
一个几十万吨的大化工企业,单纯一个厂子多少钱,就是这背后的原材料,成品运输,都需要多少投入?
所以后世很多人看好这里工业化,那里工业化,最后呢?
就连欧洲很多老牌工业强国,都不得不依靠咱们的原材料,为什么他们的炮弹生产周期那么长?还不是因为原材料大部分需要进口,从钢铁到内部的炸药什么的。
而在钢厂下订单,不可能马上拿到的,大宗货物生产计划可不是买包烟那么简单。
提前半年计划,一年交付,等到炮弹生产出来……这个。
两款突击车虽然在两个超级大国看起来不显眼,但是已经足够很多小伙伴羡慕了,同时设计制造两款突击车,哪怕是在60年代,能够做到的也不多。
从侧面证明了工业化的成绩。
其实老大哥已经不是原来的老大哥了,他们从几个人才领导搞权利斗争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一帮子为了权利奋斗的家伙,因为不擅长权利争斗的,骨头都烂了,最后分家就是这些人最后的盛宴。
老大哥虽然有些看不起小老弟的突击车,对比重型坦克不算啥,但是已经不是自己想的那个什么都没有的小老弟了,有装甲与没有装甲是两个概念。
更别说装甲部队的转场速度什么的,一下子明白了小老弟为什么最近几年修路比较多,而且修的比较宽……原来是为了这个。
当然内地没有展示出突击车的真正厉害之处,只要你老大哥敢低估突击车的实力,那么就等着惊喜吧。
在京都的突击车亮相之后就不见了,再也没看到踪迹了,给大家看看就得了,至于说具体布置在什么地方,这个肯定不会给别人知道的。
刘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