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卖给东方某些国家也是卖,卖给高炉机也是卖。”
“首先要加大订单,把非洲还有欧洲的航线做起来,这是咱们的基本盘,然后再把南美洲做起来,亚洲就暂时算了,咱们竞争不过东方国家的航空公司。”
“那就再追加50架订单?”
“暂时追加50架订单吧,飞行员培养,机组人员培养也要加紧!”
1988年5月, c101又接到海外客户50架飞机订单,和顺航空公司又向罗罗公司订购100台发动机。
这个消息让欧洲的航空公司的高管们感觉菊花一紧,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劲。
但是和顺航空的产能有限,因为只有一条生产线,另外一条生产线要年底才能开始试验生产。
c101的订单又让欧洲的客机公司还有波音公司陷入了沉默:难道我们的方向错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谁会愿意乘坐没服务没质量又没有舒适感的飞机,这条航线只是欧洲内部时间短!长时间肯定没人愿意乘坐。
但是这些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航程越长,那个降价的20%就越多,不是一笔小数字。
一家五口人乘坐廉价航空就能省出一个人的机票钱。
一家五口去旅行,来去就省下两个人的机票钱。
再说累点难受点又怎么样?一年也就两次而已,又不是天天坐,又不是需要天天去度假。
第836章 局势
事情的发展让刘海也是彻底的放心了,不管什么东西,还是要市场来说话。
虽然自己可以在国内用行政命令影响市场,但是这样的市场是不健康的,是无法长久的。
只有真正的拥有市场,企业才能发展下去。
c101在国外的成功就证明了自己这一步是走对的。
说实话,对于刘海来说,用行政命令来影响企业行为,感觉有点丢人。
现在国内的航空公司都想先拿到c101。
双发飞机的使用成本,本来就比三发低。
而且说实话dc10虽然在国内没有出任何事情,但是毕竟是被白头鹰禁飞的空难之王,其他航空公司有新飞机,当然愿意选择新的飞机。
特别是国外到国内来的这些客人,对于空难之王还是心理有些抵触。
当然大客机也有大客机的好处,大客机在繁忙的时候总收入就多。
但是一年365天,不可能都是繁忙的季节, c101这种就比较合适。
国内航空公司也面临着与国外航空公司的竞争。
毕竟一条航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