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蒂固,说句不客气的话,实是坐地虎,衙门小吏,多少和张家都有些关系在,过往的流官反而要倚重张家才方便推行政令。
张老爷不问俗事,张公子自然是张家明面上的话事人。
此外,林小姐还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张公子好男风。
周清知晓,古代士大夫之好男风,甚至远比后世还要常见。但他知道后,还是心里一阵恶寒。
这是天生的反感。
入席之后,周清特意坐到张公子对面,也是最远的位置。
林小姐因为得知此事,反而不怕离张公子太近。
这时桌上陆续上了菜,有江里新打捞的鲥(shi)鱼、樱桃、笋片……诸多雅致的食物,以偏素为主,酒也是安平坊酿的橘酒。
张公子指着席面上那一碗燕窝做的虾元汤,道:“这汤周朋友吃了不洁净,且拿去重做。”
周清:“张公子,不必了。在下虽然守孝,却也不禁荤。”
本朝的守孝有重孝和常孝之分。重孝者,在孝期守墓,父母坟旁结庐而居,不事生产,也不能吃荤,要长期素斋。
如果能做到上面大部分,就能赢得孝子的名声,于士林风评大大有利。
至于常孝,则是二十七个月的守孝期内,不得嫁娶、做官、进入声色场所,其余则不禁。
张公子皱眉:“周朋友既然进学,难道不想做个忠臣孝子吗?”
周清:“张公子,在下视此身为父母遗物,如今身子虚弱,又正值长身体时候,不得不惜身惜命,自是为了令父母在天之灵宽慰。而不能为了博得一己孝子之名,反而损伤了身体,令父母之灵有所不安。”
张公子:“周朋友年纪轻轻,如此通达,教人佩服,难怪进学前,能被点为案首。不必与我如此客气,称什么张公子,叫我张朋友好了。”
秀才之间称朋友乃是常事。
周清一口一个张公子,自是带着几分疏远。
接下来林小姐热场,酒席于是进行下去,吃完之后,又上了点心,有猪油饺饵、鸭肉烧麦、鹅油酥、软香糕……,还配有雨水煨的毛尖茶,这位张公子席上只捡了几片笋和几个樱桃下酒,点心上来,也只吃了一片软香糕和一碗茶。其余显然是照顾林小姐和周清点的。
张公子用完之后,说道:“周朋友,往常我隔着几间屋子,都能闻到妇人身上的臭气,你那五香丸很好,我给她们吃过一段日子后,身上焕然一新,还有点草木香气,总算能让她们靠近伺候了。生意上的事你不懂,往后林小姐每月将账目交到我府上便好。至于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