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的折子,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全国上下的收成都极好,这对登基不久的赵行谨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抛开收成好,能充盈粮仓,百姓们日子好过不谈,现如今百姓们信奉鬼神,若天灾连连,少不得会说是天子失德,上苍不满而降罚云云。
史上因此写罪己诏的君王也不少,但谁也不想这事儿落到自己头上不是。
而见赵行谨心情好,众人也都觉得更轻松些,当即各自入席。
“皇上,刘宝林今日特意亲手做了几样点心带来,臣妾刚瞧了一样,精致极了,就等着皇上来了。”谢玖笑着开口。
赵行谨给面子的望过去,目光在刘宝林身上扫了扫,笑意温和,“是吗,朕早听谢婕妤说你手艺不错,今日正好尝尝。”
刘宝林立刻起身,面上带着几分拘谨,低声道。
“臣妾想着螃蟹美味,但吃多了难免稍有些腥腻,吃几块点心解解腻,也是不错的,所以便亲手做了些带来,和御膳房的手艺定然是比不了的,难得谢婕妤抬举,原本看着今日菜式都精美,臣妾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呢。”
“哪里的话,你这可是自谦了。”谢玖柔声道。
末了看向赵行谨,面上做无奈叹气状。
“御膳房今日送去臣妾那里的点心,说是做了新样,臣妾瞧着模样好看,尝了味道也不错,还特意也带来了,这会子见了刘宝林的手艺,才发觉御膳房的东西还是没什么新意呢。”
嫔妃们每日都是有点心份利的,膳房按时送,若想讨好得宠的嫔妃,专门些心思做,倒也正常,所以在场人对谢玖那里有新点心,倒也不意外。
事实上,谢玖特意带上这份紫云糕,也就是为了衬托刘宝林的手艺罢了。
果然,这会子命春容将那紫云糕端出来后,与刘宝林带来的点心比,就显得没什么特色了,还是宫廷点心的老样式。
“御膳房的人也都是按规矩办事,虽少些新意,但也并未出错,谢婕妤实在不必为了吹捧旁人,而贬低御膳房的手艺,叫下头的人听着,少不得心寒。”
魏婕妤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这张嘴,话又是不好听。
当即,在场人脸上的笑意,都淡了几分。
刘宝林尤为尴尬,愣了愣便忙打圆场,“魏婕妤说笑了,但谢婕妤怎会对御膳房的手艺有贬低之意呢,不过是我这些点心,都是在宫外时学来的,与宫里的相比,截然不同,所以谢婕妤觉得更新鲜罢了。”
谢玖看向对面的魏婕妤,皮笑肉不笑。
“若非晓得魏婕妤就是这般喜欢咬文嚼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