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就当交个朋友。”
当官跟做生意一样,和气生财,没必要弄的大家都难堪。
“还是参军……气量大……小老儿失言。”这厮一看就是老滑头,顺着台阶就下了。
“你方才说上一任参军,现今在哪儿高就?”
“嘿……”老卒歪着嘴笑,上下打量刘道规。
刘遵与刘道规一起生活了十几年,早就心意相通,指着他的脸就骂道:“有屁就放,休要在乃翁面前装神弄鬼。”
横的怕愣的,滑的怕狠的,这老卒也是一样,好好说不行,偏要给他上点颜色。
“死了……上个月,因玩忽职守,被……桓使君责打,熬不住,一命呜呼……”老卒眼中掠过一丝幸灾乐祸。
刘道规一愣,中兵参军虽是征虏将军的掾属,但也是朝廷正儿八经从九品的官吏,桓弘手上没有持节之权,竟然将人打死了?
看来今日受到冷遇,并非偶然,而是有人故意使的下马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征虏将军府辖下长史、司马、记室掾,品类居中兵参军之上,混得好,能爬上从六品。
其中长史负责将军府内各曹,司马主军政,是刘道规这个中兵参军的顶头上司。
以前在京口为了生存各种明争,现在成了浊吏,明争少不了,暗斗只会更加剧烈。
两晋开国,一向如此,从上到下,内斗就没断过,最擅长窝里横,对付胡人,一泻千里,哪怕偶尔出了几个能征善战的名将,不是死于内斗,就是被活活气死。
比较出名的就有周处、周玘、苟晞、祖逖、谢玄等人,不出名不知有多少。
入乡随俗,刘道规调整心态,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桓弘门第高,不可能如诸葛武侯一般事必躬亲,这年头也没这种人,也需要刘道规这样的浊吏做事。
刘道规带着众人收拾起小院。
小院虽然残破,但比家徒四壁的刘家强上不少。
正屋内文牍堆满了案几,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应该是上一任中兵参军来不及处理的军务。
有这些东西在,刘道规就能寻到些眉目。
趁着时候还早,便随手拿起一份,抖落上面的灰尘,仔细浏览起来。
上面记录的是牛角陂的赵、孙两姓军户,因今年四月争水灌溉田地一事,大打出手,死伤三十四人,事情闹得太大,赵姓三十七户落草为寇,孙姓四十一户两百多口逃亡燕国……
陂,有水之田也,多为军户屯垦之地。
魏承汉制,晋承魏制,都是实行中外诸军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