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将军府,受影响最大的还是这些士卒。
他们的田地和家眷都在广陵境内,没了将军府,田地一定会夺走,一家老小衣食无着,只能返回京口。
而京口的现状刘道规最清楚,连他这个有十几亩薄田的寒门,都感觉生存压力巨大,更别提这些离乡多年的老卒……
刘道规仔细盘算每一个细节。
粮食从军户手中收上来,会先送入府库,由军府的官吏核点,登记好数目后上报朝廷,然后在渡口装船,送入建康。
能做手脚的地方不多。
能接触到粮食的人屈指可数,外人肯定插不进来。
司马袁鹤、长史荀信之、记室掾桓道真三人肯定不会管这些琐事,那么接触到粮食的人呼之欲出。
刘道规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名字。
但有人却先说出了口:“孙易之!此人定是天师道的人!“
在场众人顿时一愣,纷纷望向说话之人,正是年纪轻轻的刘钟。
孙易之,名字中带着一个“之”字也就罢了,还姓孙,琅琊孙氏世代信奉天师道,当代天师道的师君正是孙泰。
刘道规一拍大腿,“八九不离十!”
“禀报刘参军,桓使君回城,今晚夜宴,请刘参军与高司马入席。”歪嘴老卒在院外伸长脖子,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小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