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塘所有显贵、黔首的心中,朱治宛如一座高山,既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若非如此,赵氏家主也不会如此猴急地将视若珍宝的嫡女嫁给朱治,全力支持此人。
而现在,这座山塌了!
城中守军不足三千,战将不足十员,其中还包括赵康这种赵氏塞进军中的废物,怎么抵御严氏之军?
唯一称得上久经沙场的,便是朱治留下的射声校尉钟进了。
但是即便钟进堪称朱治麾下少有的智勇双全之人,他也不敢带着区区两三千新募之军,出城与敌野战啊,这和送死有何区别?
钟进唯一能做的,便是下令紧闭城门拒守,同时在城中如同刮羹一般征召守城之军。
除此之外,他还联同县中诸长吏及各族家主,匆忙去拜见一个人。
危局之下,也只有这个人能力挽狂澜啦!
这个人便是全柔!
全柔,字子元,吴郡钱塘人,灵帝时举孝廉,后出任尚书郎右丞一职,董卓之乱时弃官归乡。
历史上的全柔在东吴官至丹阳都尉、桂阳太守,而他的儿子,便是那个官拜东吴大都督的全琮了。
全氏亦是钱塘豪族,在县内根深蒂固,影响力举足轻重。全柔身为全氏家主,声望卓著,才能出众,家势庞大,堪称一时之选,自然就成了钱塘诸君心中的救命稻草。
就在钱塘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之际,姒青正在挥军攻打钱塘以北最重要的一座坞堡:秀水堡。
秀水堡位于秀水南端,是钱塘北部最后一道屏障,易守难攻,占地面积足足是梅清堡的两倍,秀水堡若被攻克,钱塘便将彻底暴露在敌军面前。
若在平日,不付出惨重代价,绝难攻克此堡,但是现在,情况又是两样了。
兵家云:敌倦则攻,敌乱则取,敌饥则困,敌疑则击,攻敌之城,必因其势,乘其隙,而后可破。
秀水堡虽然城墙坚固,据险而守,但是守军不足,堡内混乱,已失其势,又如何能抵挡气势如虹的姒青军呢?
仅付出三百伤亡的微小代价,姒青便将秀水堡攻陷。
自此,钱塘便犹如一个褪去衣衫的美人,只能任人观其身姿之婀娜了。
下午未时,姒青率军抵达钱塘城北五里的巨野亭,钱塘全城顿时陷入一片恐慌,风声鹤唳。
傍晚酉时,严毅率军抵达巨野亭,与姒青部汇合。
而严氏其他几支部曲,除了从运城出发的两千军外,另外三支部曲,距离钱塘皆已不足三十里。
这三支部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