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朱慈煊有挂,当然是老成持重的建议。
沐天波就不多说了,朱慈煊拿了沐王府的积蓄,就开始和朱慈煊不对付。
风上之地有什么好整顿的?
每年朝贡提供的粮秣少半点,派一支军队敲打一下就是了。
朱慈煊望向扶纲后面蠢蠢欲言的群臣。
真有点烦,全部送去东南亚吧。
“黔国公,你说郑延平,可知他如何盘踞海外十年,而兴二十万大军差点收复南都?”
沐天波微微一怔,犹豫开口:“当是海上贸易利润丰厚,臣闻崇祯时钞关税额即有二十万两白银。”
大明朝中后期可没有闭关锁国。
隆庆开关,海上贸易蓬勃发展。
欧洲开发美洲,曰本银矿的挖掘,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华夏。
诞生了汪直郑芝龙这样的大海贼。
大明躺着收钱也不少。
引税、水饷、陆饷、加赠饷。
长江运河上钞关对船舶载重进行课税。
贡船返回,船员携带的私货进行抽分,十取二。
朱慈煊点了点头,转首看向任国玺:“任卿,潘璜武大定镇守马都八军民宣慰司,这半年来收益如何,东吁勃固暹罗三国,在马都八港口可不少贸易往来。”
任国玺拱手道:“禀殿下,英国人和葡萄牙人知晓我们和荷兰人在开战后,都给予了些支持。”
“往年只有三四艘英葡商船到马都八,今年上半年就有了十艘。”
“东吁王和勃固王兜售货物,潘璜都征其税饷,征得五万两。”
“又有南洋汉人织布制瓷,广受欢迎,陈安德与潘璜设制造局,半年获利三十万两。”
洪沙瓦底没啥香料,不是东南洋海上大贸易的枢纽要道。
但架不住大米和柚木多。
每年下洪沙除了运粮给上洪沙的王都军队,还出口百船以上的大米给欧洲的殖民地。
光稻米贸易一年就十几二十万两。
而洪沙瓦底森林资源丰富,建筑造船的柚木举世闻名,木材贸易又是大几十万两。
值钱的玉石珠宝更是连莫卧儿也来收购。
沐天波听到半年三十五万的收益,已经有些猜到太子的安排,神情不由动容。
知晓其中具体贸易的朱慈煊轻轻颔首,对着沐天波说道:“黔国公,你说需整顿南蛮列国以为中兴根本,西南各土司宣慰司本就是归沐王府所管。”
“那就你替孤去治理风上之地的各国吧。”
“代清在郑延平的压迫下,禁海封关,料想欧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