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郑延平带大明太子回来了?
南明四帝,弘光好色,隆武锐意,绍武优伶,永历逃跑。
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奇葩。
相同的一点,他们都是文官军阀拥立的傀儡。
鲁王朱以海监国自然也是傀儡之一。
但他也是有天命的。
清军第七次入关劫掠,攻至兖州,攻破鲁王府。
朱以海被清军俘虏发现身份,清兵砍他三刀不中,认为其命不该绝,是以逃得一命。
及至南都沦陷,浙省各地起义抗清,弘光朝廷逃亡的文武自然而然拥立了在台州的朱以海。
而郑延平对鲁藩的排斥,乃至软禁鲁王本人。
除了他的国君是和鲁藩不对付的隆武,以及郑芝龙投清后,留下的金厦政治空缺,郑延平和拥立鲁王的郑彩发生过火并。
还有一点则是,鲁藩游离残明绝望联盟之外。
大西军大顺军西南各地藩将,天下反正后的诸省明将,都举着桂藩的永历旗帜。
甚至他郑延平自己在拥立的淮王朱常清死后,在小唐王的劝说下,都遥奉永历帝。
只有鲁藩坚决自立。
张名振更是提出过三国并立的隆中对,让鲁藩扎根沿海,招揽浙闽俊杰,外联李朝曰本,内让永历政权拖延清军。
形成鲁藩、桂藩、代清三分天下之格局。
等到代清局势大定,已无力回天的鲁藩才投靠逐渐强势的郑延平。
依据过往经验,政治低下的郑延平选择将朱以海软禁起来,严加看管,防范鲁藩的背刺。
事实证明,郑延平没想错。
……
张煌言没有在金厦二岛驻守,协助留守的郑经防范清军。
张名振遇害后,鲁王愈发被郑家轻视薄待,为防止自己的兵马也被郑延平吞并,张煌言带着军队守在泉州外岛,以军遥卫鲁王。
然而随着攻占夷州的郑延平回返金厦,察觉有大事要发生的张煌言带着兵马,急匆匆的来到浯洲岛。
等他到鲁王府邸,拜见自家殿下时,已经听到郑延平回军攻打海门的炮声。
“郑延平虽然飞扬跋扈,到底还是忠于皇明的,断不会擅自投清的。”
张煌言开口说道,他和郑延平虽有些龌龊。
但甲申以来,还在抗清的几家势力互相哪个没有仇恨。
旁的不说,夔东十三家的闯营才是灭明的罪魁祸首。
如今,十三家蜷缩夔东,大西军败走夷荒,眼下能真正复国中兴的,只有那个短视刚愎的郑延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