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延平望着极像他的长子,恍惚看到了当初福州投清的父亲,发须怒张,直接提剑上前,要杀了这逆子。
马信、陈永华惊骇失色,连忙挡在郑经身前:“国姓爷,世子年少不知事,胡言乱语而已,当不得真。”
郑泰见状,犹豫两息,也大步上前维护郑经:“大木,经儿说的不无道理。”
“太子殿下虽到东南,能正人心,但播迁之事如此重大,金厦数十万将士百姓不免会惶惶不安。”
“还是等明年南洋的稻米运来,库存充裕,再言迁移吧。”
黄昭洪旭等郑家勋将也赶紧抱住挥剑乱砍的郑延平,各自开口劝说,小孩不懂事,莫要多怪。
郑延平几月前就严令搬迁家眷,他们都违令不行,不发一船至夷州。
如今郑经说要保持大本营不变,他们自然是支持的。
“国姓爷,当下属实不好攻打收复粤东,不久就要变风了,虽然能顺北风南下,但一旦失利,就难以折返金厦。”
“粮食军队都不支持当下用兵,还是休养半年再说吧。”
“尚可喜虽离开,但伪清两广总督李栖凤也不是个善与之辈,他也是历经战事,和李定国打过仗,平定粤东诸多义军的能人。”
“更别说他迁徙海滨百姓,从番禺到潮州沿海都是无人之域,不能就地征民夫,一两万兵,就要三四万民夫,年初才征夷州,年中确实不能起兵收复粤东。”
陈近南原型陈永华夺过郑延平手中的剑,同样劝道:“国姓爷,若太子殿下消息确切。”
“尚可喜带了两万兵到云贵,两广李栖凤手中至少还有六七万兵力,何况随时能支援李栖凤的闽赣清军。”
“就算耿继茂驻守八闽,赣省清军和两广清军亦有十余万兵马,一两万人属实不行。”
“我知道闽赣还有秘密结社反清复明的义士,不妨先联系他们,起义搅乱闽赣牵制住清军,再起兵收复粤东。”
陈永华说着,看向上方的永历太子,正色献言。
刘玄初见太子没有在意堂中的乱象,开口道:“金厦情形,延平王和我们商议过,我们清楚今年之内,金厦难兴大军。”
“是以,先联通南洋为主,派遣使者去往安南,让彼辈藩属为东南供粮,使西南朝廷和东南明军畅通无阻。”
安南?
大堂诸文武皆是一愣,感觉听到要以夷州为后勤根基一样荒诞。
没事去招惹安南作甚。
安南对他们来说和夷州一样蛮荒,两百年前的交趾承宣布政司太遥远了。
安南君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