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煊还在思索怎么改编歌曲时,就听到大臣们在用他举例。
郑家诸将仍在和文官们争吵不休。
“金厦各岛二十多万人口,哪是说能尽出就尽出的,调两三万兵马,也就只能遥拜孝陵,然后和张名振三入长江一样,被清军打出江浙,无功而返。”
“将百姓妇孺运往澎湖夷州便是。”
洪旭冷笑道:“又往夷州,又去南澳,既要联络安南,还要北伐旧都,你们怎么不再派遣一路兵马,去收复八闽呢。”
有鲁藩文官出声道:“南都不行,那去天津,收复京城呢?”
“联络李朝曰本,借兵借粮,仿张侯服(张名振)故计,奇袭天津。”
洪旭挥袖道:“越扯越远了,南都江浙都没立足,说什么天津京城。”
“等一下。”朱慈煊打断文武争论。
“张名振奇袭过天津?”
鲁藩旧臣们神情微变,张名振可牵扯颇深。
在鲁藩朝廷揽权专政,撺掇鲁藩独立和桂藩争位,一直以鲁藩定西侯之名行事。
连郑延平都容忍不了这个鲁王的死忠。
身份尴尬堪比那个逆贼李闯的侄孙李来亨。
揣测不了太子心中如何看待张名振,文官们一时闭口缄默。
张煌言拱手出列:“回禀殿下,张侯服没有北伐过天津,虽却有此谋,但因种种缘故,没有执行此方略。”
“齐鲁有榆园军等义军,燕云羽檄通浙闽,弘光年间,朝廷就有论,起水路二师,分上天津卢沟桥会齐,恢复大明。”
“臣与张侯服三入长江,也确实想过向北直指天津,但念及孤军深入,亦是徒劳,遂未行。”
张煌言语气稍顿,接着道:“张侯服曾领沙船九百至齐鲁及高丽,想是没有从李朝借到兵,所以未能奇袭天津。”
郑延平斜睨一眼张煌言,抿了抿嘴,没有计较其为张名振追功,转头对着太子说道:
“殿下,我郑家亦有五大商,在京师齐鲁地方经营财货,臣也曾想过奔袭天津,收复北都。”
“然北都有东虏京城精锐,不得十万大军难以克敌,是以未曾往行。”
朱慈煊瞧见郑家诸将们还想反驳,淡淡开口:“从夷州至金厦,昼战海澄,孤的将士还未好好休息过呢。”
“今晚孤来设宴,招待金厦百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