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绝命之作?”
陈上川乃是粤东高州府人,崇祯十五年在肇庆府学读书。
刚好赶上永历帝在肇庆继位称帝。
年纪不大,却是永历朝廷的老资历。
陈上川想了想:“回殿下,西庵先生受蓝玉案株连,临刑作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勋将们再是不通学识,在身边僚属的提醒下。
也知道了蓝玉在高皇帝酒宴上的跋扈。
郑泰见黄廷等人都望着他,顿感压力,沉吟两息:“太子殿下爱护我等。”
“思明州离海澄尚远,还是有披甲的时间,那我们就卸甲饮宴,不负太子殿下的一片苦心。”
朱慈煊发现郑泰放在案几上的鸟铳,招手道:“正好孤从西洋人那里发现了一门新式火铳。”
“要为诸将们介绍一下,来人拿两杆燧发枪来,去把官署外的将领们都叫来见识见识。”
郑泰一时摸不清太子的路子。
把中层将领叫来,一并除掉,夺走他们的军权吗?
那也太天真了吧,副将游击们的亲信更加广布军中上下,到时才会真正乱起来。
等到各镇副将都来到院子中,朱慈煊伸手示意,将火铳拿给勋将们看一看。
“孤才知道我大明早有了火石击发的鸟铳。”
“新式火铳和旧式火铳相比,这燧发枪装填略快,射程略远,更不易受潮。”
郑泰挑了挑眉,这火铳他们军中也有装备,没啥好稀奇的。
“太子殿下说的对,可惜这火石铳制造相比老火铳,更费钱,一枝要多七八两银子,是以军中只有精锐士卒装备。”
朱慈煊笑道:“原来如此,不过南洋还是要便宜不少,让我们看一看金厦制造的和南洋制造的有啥区别。”
郑泰等人闻言,顿时一凛,紧张的看向周围太子亲卫。
然后者并未如他们预料的一般动手拿人。
朱慈煊装填火药铅丸:“郑将军也用你的鸟铳一起比较下吧。”
郑泰犹豫少顷,从腰间的袋子取出火药匙,将火药倒入枪膛。
朱慈煊等到郑泰黄廷等人放置好弹丸,立时出声:“够了,九杆火铳就足够了。”
“今天对孤来说,九是个好数字。”
“不过试枪之前,还是要说一些事的。”
朱慈煊看向紧握火铳佩剑的勋将们:“孤知道你们有的失职渎职,鱼肉乡里。”
“但这都是小过,自有御史追办,何况孤在云滇都宽恕了西营诸将投清之过,何论你们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