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办法确实能解决一下燃眉之急,可这也着实过于胡闹了。
直接就把选官任官的制度,给大肆的破坏了。
且这些人良莠不齐,里面多市侩之辈,猛地居于高位,担任这等要职,只怕会做出一些不太妥当的事情来。
哪怕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那也没有这么办的!
依照上位的脾气,这等事情不是不会做。
当即就要出声进行劝阻。
不过话到嘴边又生生忍住了,觉得还是稳一手比较好。
上位的解决办法,或许和自己所想不同。
“咱准备接下来,让国子学的学子们,提前结束学业,前往各地充当税官。”
朱元璋见到刘伯温明显会错了意,已经做好了准备,纠正一下刘伯温的。
结果刘伯温居然又憋住了。
这让朱元璋小小遗憾,失去了一个顺理成章在刘伯温面前人前显圣的机会。
稍稍停顿一下,见刘伯温没有再说话的意思,朱元璋便忍住小遗憾接着往下说,将他的打算告知刘伯温。
居然是把主意打到了国子学的学生身上了?
闻听了皇帝的办法,刘伯温并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心里面的疑惑反而更盛。
毕竟这是他早在之前,就考虑过、并经过了一系列的考量后,又给否决的办法。
洪武三年,上位恢复科举,开科取士。
但只进行了这一次后,就把科举给停了。
这里面有李善长等人在明里暗里使劲,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上位觉得,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那些人,大多言过其实。
写文章什么的还行,可真的做事了,那是一塌糊涂。
和上位的期望差的太大。
停了科举后,上位就更加重视国子学,前年开始扩招,准备自己培养合用的人才。
国子学的那些学生,不仅仅学习儒家经典,同时也要学习算学。
如今,国子学里面的学子,已经有大概四千人了。
这些学子,上位本身就是准备把他们往官员上培养的。
让他们大批提前离开国子学,前去各个地方担任税务官,倒是可以。
但也只是能说的过去而已,实际上真要这么做,根本行不通。
不然他之前也不会将之排除在外了。
“上位,这……只怕有些不太行。
能写会算,又能记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不低的算术功底。
地方上,各种账目来往又多,有些挺复杂,需要学习专门的记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