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75年的马亚圭斯货轮劫持案。
当时的柬埔寨某势力劫持了马亚圭斯号货轮,并扣押了39名船员作为人质,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经过前期侦察后决定亲自展开行动,但他们在装备和情报全面优势、且足足动用了两百名海军陆战队员的情况下,却仍然付出了41条生命的沉重代价,行动也最终以失败告终。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事件的惨烈教训,在1978年以后,美特种部队开始对反劫机和海上反劫持进行专项训练,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化的战术。
此后,这套战术被迅速推广开来,各个国家特种部队、尤其是海军特种部队纷纷学习。
陈沉还记得,自己上一世看过的某电影里就有对vbss战术的典型描写,这也证明了这项战术在普及程度上,其实是并不低的。
但,普及度不低,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玩得转。
哪怕是在情报非常详尽,装备准备极为充足的情况下,也没有人能保证行动的百分之百成功。
客观地来说,这一次针对货轮的突击行动,在危险性上甚至是与之前他们直接面对正规军时不相上下的……
所以,在一轮理论课上完,确认了东风兵团的基本能力边界之后,作为教官的巴克也是眉头紧皱。
他单独找到了陈沉,开口说道:
“这次的任务非常难办。”
“我对你们的状况已经基本了解了,个人能力很强,配合默契,cqb作战经验丰富。”
“如果是在地面上,如果是纯粹的cqb作战,你们跟世界上任何一支精英特种部队对上都不会吃太大的亏。”
“但问题是,vbss毕竟不是cqb,单单从地形的复杂性上来讲,vbss跟cqb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你们根本没办法顺畅地完成任务。”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极度狭窄的船舱内部,你们的队员基本没办法大规模使用烟雾弹和震撼弹。”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你们的战斗力降低一大截。”
“更何况,你们还要尽可能保证敌人的存活——抓活的哪有那么简单?”
“所以,我的建议其实是……不要去打标准化的vbss。”
听到巴克的话,陈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开口说道:
“这就是我找你的目的。”
“我们没办法用正常的手段去赢得这场胜利。”
“我们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