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物信息……”
勐拉军阵地的布防情况毫无遗漏地被传递到了陈沉的手中,他不断在作战地图上做着记录,这一刻,他无比迫切地感受到中央指挥系统的重要性。
如果自己手里能有上次打的mpri所使用的那种东西,现在他就可以通过数据链把敌人信息全部同步到所有作战单位的pda上,将所有战场迷雾全部驱散,让己方的作战变成一边倒的透明态势。
当然,现在的他也可以大致完成类似的工作。
通过预先发放的粗略地图,他已经将预定战区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块,通过对区块的识别,各个作战单位也可以快速定位到高价值目标的位置。
虽然在精确度和效率上有所降低,但至少,他可以通过“d1”“b2”之类的命名快速指挥,而不用再用方位词和标志物来笼统概括。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把勐拉军完全吊打了。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信息。
不说什么装备信息、人员信息这种更加底层的东西,光是一个“位置”,就足以带来无与伦比的优势。
甚至陈沉觉得,在信息全面碾压的情况下,哪怕己方没有重型装备,照样可以用灵活的游击战术把勐拉军慢慢咬死……
此时,东风兵团的大部队已经在接近了第一个关键点位,也就是此前曾经多次发生冲突的塔坪。
这本来应该是勐拉和勐卡、景栋之间的交通要道,如果是陈沉担任勐拉军总指挥的话,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个点位,控制住水道,并依托水道截断交通线,尽可能阻截来自各方的进攻,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但很明显,林明贤真的不擅长打仗,对所谓的“战略纵深”也没有任何概念。
大部队没有在这里遇到任何阻碍,陈沉提前部署的突击艇完全没有派上用场,但陈沉也没有把它撤走,而是在仔细考虑之后,调走了原本打算布置在这里的一个第七旅步兵连,只留下两个步兵排和一个东风兵团作战小组依托突击艇防守,建立炮兵阵地,其他兵力则全部继续调往南坂。
事实上,这样的操作可以说是兵家大忌。
后勤线上的防守严重不足,关键炮兵阵地极度空虚,如果勐拉有一支突击小队绕过主干道、穿过丛林向塔坪炮兵阵地发起进攻的话,己方就要面临后院着火的危局。
但陈沉很有信心,他认为,以林明贤的指挥能力、以及勐拉军的战斗力,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更何况,这里需要布置的也只有一门ah-2而已,用不着牵扯太多力量。
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