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优势建立起来的持续火力难以为继,而压制力一旦开始降低,就会立刻如同雪崩一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陈沉敏锐地观察到了敌方的变化,于是快速打出几个手势,示意还留在自己身边的几人向他靠拢。
“三面攻击法,斜形小组保持20米以上距离,交替开火。”
“烟雾弹包围压制,不要让他们有机会撤离!”
“正面双箭攻击,最大火力接敌!”
话音落下,三个小组立刻行动起来。
有无专业训练的差距在这一刻展露无遗,当林明贤的私兵还在混乱收缩、准备撤离的时候,赶到东侧的东风兵团5组已经完成了展开,以稀疏阵型布置出了最高效的火力点。
事实上,双方在带弹量上的差距并不算太大。
由于在此之前东风兵团已经经历过了一场针对勐拉军阵地的攻坚战,打掉了一部分弹药,实际上5组所持有的弹药也不过就是标准基数而已。
但就是在这样有限的弹药之下,通过交替开火、精确射击、通用机器间歇性短点射等等开火策略,5组却仍然打出了绝无仅有的威慑力。
所有试图反击的私兵只要一露头就迅速被压制,而在小规模作战中,由于对敌人心态的全面把控,东风兵团完全能够理清需要多少火力、需要什么方式的射击才能打破对方组织起来的攻势。
而这也就导致,勐拉私兵的行动就好像被猜透了一样,仅仅是一支六人队伍,就将他们压得动弹不得。
借着这个机会,陈沉带着两个小组迅速完成了队形编组,开始向勐拉私兵主阵地途径。
11人小组中两名斥候顶在最前面,不断向最后方的指挥组通报敌情,中间两个火力组呈x形交错前进,以通用机枪为火力枢纽为精确射手提供射击条件。
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稳定而又坚决的枪响,勐拉私兵最后的抵抗终于被瓦解。
穿过烟雾,陈沉看到绝大部分的私兵都已经开始撤离,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对方撤离的方向,似乎有点奇怪。
向西南撤离?
那里正好处于东风兵团三支小队的夹击,可以说是火力密度最高的区域,从这里穿过去,不是纯粹的白给吗?
陈沉眉头紧皱,站起身提高视野扫视一圈之后,他猛然发现,西南方向一处建筑的灯光已经亮了起来。
教学楼!
学校!
陈沉瞬间有了种头皮发麻的感觉,他赶紧开口下令道:
“4组转变进攻方向!”
“敌人正在试图进入西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