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付这些东西,火箭筒是最好的选择。”
“明白了”
苏海尔用笔记下了陈沉的需求,两人的交接仍然在继续。
而此时的两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场指挥权的移交,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改变了东风兵团这支佣兵团的性质,让它从台阶之下,走到了台阶之上
第546章vn1?
陈沉对老虎兵团的接收进行得相当顺利,有了前几次联合作战的基础,这支“特殊部队”的几乎所有中层指挥人员都已经认识了他这个堪称传奇的佣兵领袖,并且对他、对东风兵团表现出来的超强战斗力无比信服。
所以,在苏海尔召集所有中层指挥人员说明情况、解释完之所以要让陈沉接手指挥的具体原因之后,没有哪怕一个人跳出来反对,反而是一边倒的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状况更加证明了苏海尔的威望。
哪怕“被外人领导”这件事情看起来极不合理、甚至在某些敏感的人看来是带有一定的“侮辱性”的,但只要是苏海尔下达的命令,他们都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
陈沉对此极为满意,他太清楚“令行禁止”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了。
哪怕在战术、技术上不能达到顶尖,但只要能听命令,这支队伍最终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就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与老虎兵团的指挥员见过面之后,陈沉对老虎兵团的组织形式做出了新的调整。
在不打乱原有建制、不破坏原有指挥体系的前提下,他按照最简单的功能性,将整个兵团分成了三个部分。
攻坚组,穿插组,支援组。
这种小组以班、排为单位从老虎兵团的四個作战连内部分化形成,每一个作战连内、每一个功能组至少存在3个以上。
以老虎兵团一连为例,总共240人的队伍,总共有4个攻坚组,4个穿插组,4个支援组总计120人,而剩余人员则不做分化,按照正常战斗职能调度使用。
这样一来,整个老虎兵团略显散乱的作战“功能”就得到了固化,陈沉就是要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让这些普通士兵明白自己应该要做什么。
当然,“攻坚”、“穿插”、“支援”这样的称呼也是经过特别考虑的。
按照正常的叫法,穿插组应该叫做尖刀组或者前卫组。
但大战将近,所谓的“战场角色培养”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陈沉只能用最直观的语言,来将这种身份固化下来。
这是投机取巧的手段,但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