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学武也是忙,王小琴不在,忙着招人的事,治安大队的工作又得他管起来了。
再加上轧钢厂保卫处的工作,俱乐部的事、家里的事,连轴转了十多天的时间。
六月十四号,也就是周六,距离上次开会讨论分工已经过去将近十天了,轧钢厂的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
谷维洁接手了工程处,也开始正式主理居民区项目。
这周一,在厂广播站的宣传下,包括厂报以及公告栏、宣传栏的配合下,厂里关于居民区项目下达了一项通知。
相比于李学武所说的那么极端和针对,谷维洁在协调厂长杨凤山,以及其他几位领导后制定的居民区项目劳动和分配方案出炉了。
李学武看了简报,可以说很温和,也很有政策性,考虑的也很全面。
跟他抽屉里锁着的方案也是差不了多少,可能在细节上有些出入,但整体方向上是一致的,毕竟是他给谷维洁出的主意嘛。
居民区项目义务劳动人员招募限定了几个条件:青壮年、非正式工、非临时工,且家庭信息属于急需解决住房问题严重性排前百分之二十的工人子女才能应征。
从事义务劳动时也不像是以前的一盘散沙了,将会在征集结束后,组成劳动队、劳动组的形式进行管理。
劳动工分会按照当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进行计算,统一管理,统一排名。
关于居民区一期三栋住房面积,以及相关的图纸改定也被告知给工人。
同时下达的分配方案里,结合劳动积分、家庭人员总数、受灾困难程度,以及特殊捐款积分制定了公平合理的百分比系数计算公式,公平合理,多少一目了然。
这份方案里最有争议的可能也就是那份特殊捐款积分制度了。
特殊捐款按照名额制度,按照受灾困难程度排名表,按百分比分成了几个段,每段最多能捐多少人,每户最多能捐多少。
最大程度保证了最困难职工的住房需要,也能在缓步空间内,筹措二期居民楼所需资金。
方案公布的当天晚上,排名靠前的那些职工家里就去人了,就是去买那个名额。
卖了那个名额,他们的排名积分还在那,但备不住后面的超过他们,最前面的理论上不会出现分不着房子的问题,每一阶段都是如此。
但同时也失去了子女的一个进厂机会,现在工作这么难找,都很犹豫。
他们犹豫,收名额的人不敢犹豫,前百分之一是一个档,六十五户人家,只给了十二个名额。
百分之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