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流传广泛的乡间小曲。”
“但随着这些经典诗歌词曲被人传唱开来之后,它们就被周朝的采诗官收录了,渐渐也就成了传世之作。即便是经过了孔夫子的删减精选,亦是有不少通俗易懂的国风被收。由此可见,文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向下发展的过程。”
“只不过随着发展的趋势日益夸大,有些只学了些古人精髓皮毛之人,就开始了训诂师古之道,以为做文章要类古才是正道。”
“殊不知这条路道在本王看来,也不过就是一条平庸至极的死路罢了。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若是后人能学到古之圣人的精髓,那么自然是可以跟随着古人的足迹踏上往圣之大道。”“可若是后人在学习古人之时,一味强调古法古味,认为古人之法不可变,古人之道不可改,其实这就已经落了下乘。”
当朱载坖说到这里的时候,赵贞吉和李春芳两人的眼中顿时也露出了震惊之色,尤其是那句“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更是让两人如闻暮鼓晨钟,简直震耳发聩。
他俩万万没想到裕王爷年纪轻轻的读书竟然都读到如此之高的境界,当真是天生的早慧聪明之人,能在这样的天聪之人下做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天大的幸运呢?
在这一刻,两人心中也不禁激动起来嘉靖皇帝对他俩的安排了。
本来两人还以为他俩到裕王这边,是要给裕王充当后备,以待天时。
但是现在经过了这一番的认识之后,两人也终于意识到了裕王的远大,他若是将来有可能继承大统,那将是大明的何等之幸啊?
赵贞吉和李春芳激动的起身一拜:“王爷之言震耳发聩,使臣等二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臣等二人愿甘为驱使,助王爷开拓大明文风!”
朱载坖呵呵一笑道:“那本王也不矫情了,就接住你们两人的承诺了。”
“现在本王也不说这些虚头巴脑的话了,以后你们二人一个为弘文馆主编,一个为大明书局主编。”
“弘文馆负责朝廷钦定的典章经典整理,以及天下文学的收集和审核。以后凡我大明境内任何文章文集要刻版问世,皆需由弘文馆审核发号之后才可影印刊行。”
“已刊行之古籍文书和今人之作,弘文馆亦要整理校正,再由大明书局刊印发行,以示正宗!从此之后天下书商,必须有弘文馆备案授权,才可接世人文书刊印以售。否则一应书籍文集皆以私版处置。”
“当然尔等也不能滥用职权,限制他人出版个人文集和故事小说等。因为你们要做的乃是引导和审核天下文章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带着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