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能解决的吗?
朱载坖道:“本王知道你很着急,但是本王现在也是无可奈何。朝廷虽然之前有明诏用每年的盐税支付京师外城工程的一应款项。但是,朝廷的事情多而繁杂,盐政上的问题也是一团乱麻。”
“鄢懋卿又是严世蕃的门下走狗,他们现在卡在关键在位置上,以各种理由拖延盐税银的上缴,本王也是无可奈何呀。”
“而且,本王也因为这事跟陛下上过奏疏了,但是陛下对此事的态度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了表面之上,并未实际严肃的催促此事。”
“所以,这银子的事情,本王也是没招。”朱载坖说的也是实话,大明朝的问题繁杂而又纠结,就指望一份两年前的旨意,就想源源不断通过盐税银来满足京师外城的工程建设,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大明朝的财政情况,可以说是放眼古今都属于最可怜巴巴的那一成。
而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又没人敢捅破了天的说。
毕竟大明朝的财税制度乃是太祖皇帝钦定,谁敢说大明朝的财税制度有问题,那就是政治不正确。
而且,也没有人愿意去真的改革大明朝的财税制度,因为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谁也不敢轻易去动。
就算是以“救时宰相”著称的张居正,他在原来历史线之中推行的一条鞭法也不过就是把实物税换成了银税。
但就这样的一个变化就激起了千层浪,使得他在身后遭受千夫所指。
由此可见,触动利益真的是比触动灵魂还要难。
所以,现在海瑞着急京师外城工程银子的事情,朱载坖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海瑞听完了朱载坖的话,也气恼的说道:“要不是有小人进言为陛下修什么宫观,盐税银何至于被挪用的十不存一?现在整个外城的建设工程刚刚才推进到了第二步,就已经如此艰难了,以后的规划还要怎么办?”
朱载坖听着海瑞的气话,也不气不恼。
朱载坖道:“有些事情堵不如疏,既然工程真的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刻,那何不先停一停呢?反正我们这边只是负责监管工程进度,施工责任是在顺天府的城建司。他们要是制冷不起来,跟户部工部要不来足够的银子,维持工程的运转,这也怪不到我们的头上。”
朱载坖说的轻松,但是海瑞却急的满嘴火炮,他说道:“王爷,事情不能这么考虑的。京师外城建设乃是朝廷的千年大计。从古至今,臣都没听说过哪朝哪代的都城建设到了一半就放着不管了?这要是让后世史书记上一笔,陛下的圣名可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