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蕃听到赵文华的话后,也收住了脸上的笑容,思考了一会儿道:“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差遣给他,要不推荐当个布政使算了,布政使也是个从二品的大官,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赵文华一听这话,脸上也不好看了。
从二品的布政使听着官不小,但是在面对头顶的巡抚和总督之时,还不如個孙子呢。
而且一旦当了布政使,按照大明朝现在的选官风气,那几乎就等于是被判了政治死刑。
可是胡宗宪才多大年纪呀?人家现在才四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要能力有能力,有本事有本事,就算不走任何人的门路,人家也可以混一个不好不差的差遣,干嘛要去当什么布政使?所以,赵文华也说道:“东楼兄,以胡宗宪的能力和才华让他去干个布政使,这可是屈才了。阁老经常教导我们要用一些有能力的人帮我们去办事,这样我们才能在朝堂上更加稳固,陛下也会更加认可我们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以胡宗宪的能力,我们应该再推荐他任一地巡抚或是六部侍郎。如此一来这才符合我们的利益。要不然,好位置都被徐阶他们暗搓搓的抢走了,那对我们而言也很是危险。”
赵文华说到徐阶他们的人抢位置的时候,严世蕃的脸色顿时也不好看了。
因为这次嘉靖皇帝赏赐他工部尚书衔的时候,同时也把高拱,张居正,海瑞,赵贞吉,李春芳几个不起眼的小杂鱼给升官了,虽然升官的幅度也都不大。
但这些人毕竟都是所谓的清流,也都是裕王那边的人,而且跟徐阶也好像是勾勾搭搭的。
所以,严世蕃在听完了赵文华话后,也深以为然的表示,“这件事情确实不能只是徐阶他们吃肉,我们喝汤。最近要说有什么好缺,好像也就浙江那边缺个巡抚,到时候我们可以先推胡宗宪上去,看看他在浙江能不能给我们争脸。”
赵文华听到严世蕃这么一松口,心里顿时也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这事说成了。
要不然,他就得去找严嵩说了。
虽然找严嵩说也能把事说成,但是跳过了严世蕃,总归还是会被严世蕃记恨的。
毕竟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和相处,赵文华是很了解严世蕃这个人的。
严世蕃就是一个自私小气,刚愎自用之人,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上不了大台面。
可无奈谁让他又是严嵩的儿子,而且他又那么的会揣摩圣意,所以,即便是看他不爽,赵文华也是对他保持足够的尊重。
要不然他在工部的差事也不好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