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他从裕王府走的时候,还在裕王面前发过誓倭寇不除誓不回京。
如今倭寇也仅仅只是在浙江地面上消失了,但还在南边的福建依然猖獗。
所以胡宗宪在接到朱载坖的命令让人亲自押送汪直回来的时候,他是真心感觉自己这几年的努力,愧对了当年在裕王面前的发的誓言。
徐渭也是头一次进京,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以为自己可以科举成名,通过乡试,而后一路顺遂的到京师参加会试,最后名列金榜独占鳌头。
可是命运偏偏就喜欢跟他开玩笑,徐渭二十岁考中了秀才之后,连续考了八次乡试,一直考到四十一岁都未能突破秀才的桎梏成为一名举人。
所以现在的徐渭也只能跟人当个幕后师爷出谋划策,以实现当年科举未曾帮他实现过的梦想。“部堂,这就是京师吗?”
徐渭看着马路宽敞,还有绿植相伴,左右两侧的行人和马车互不干涉的行走、疾驰着,行人在绿植一旁的人行道,马车又在绿植中间的快车道。
徐渭真是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他从未想过原来京师的道路秩序竟然可以如此令人震惊。
胡宗宪拨开马车上的车帘子也看着这些陌生的街景,胡宗宪感慨道:“我也已经好几年未曾回京了,没想到王爷竟然都把京师外城经营成如今这番意想不到的盛况!有此京师为证,千秋万代之后,谁敢不信我大明又有中兴之盛世?”
徐渭惊讶道:“这都是裕王爷的功绩吗?”
胡宗宪微微点头,“是啊,当年我被任为顺天府尹,王爷就已经为了继续建设京师外城的事情,向陛下请命设立京师特区。当时所有人都不信裕王爷这一特区能翻出什么浪来,更有甚者还想着要看着王爷的热闹。”
“结果京师特区的管理制度一出,这一切都像是梦一样开始了。最后我也不得不学习京师特区的管理经验设置京师巡警总司,负责京师内城的治安。”
“后来在杭州和宁波我又照此为例,设置了杭州巡警和宁波巡警,管理城中治安,这不仅将杭州和宁波的治安水平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而且还大大的减少了我的管理成本。让我更有精力对付这帮狡诈凶残的倭寇。”
“所以,我在能浙江有所成就,其实也都是全赖王爷信重,要不然我是不可能有此作为的。”
胡宗宪现在已经彻底将自己当做了裕王的人,别人称呼朱载坖的时候,都会加上朱载坖的封号称裕王爷,而胡宗宪则直接口称王爷。
从这一字之差上,其实就可以看出亲疏远近。
感慨完了这些话后,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